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突破7亿人。与此同时,快递市场的业务量也在迅速增长,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630亿件,日均处理量达到1.7亿件。
随着电商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和物流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业务量增长。然而,高企的人工成本、效率提升困难以及运营压力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统计,中国整体物流自动化普及率约为20%,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0%,这表明中国在智慧物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期,36氪报道了一家专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AGV)研发、生产和部署的公司——立镖机器人。该公司主要产品是“小黄人”机器人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目前已经迭代至第四代。立镖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已部署了近1万台分拣机器人,服务于电商、快递、零售、鞋服、食品、医药等多个行业,每年处理的包裹数量超过20亿件。
“小黄人”机器人主要用于中小型包裹的分拣和商品订单的拣选。在系统部署过程中,立镖机器人需要根据场地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分拣工作平台,并根据货物的分拣量和时效性来确定所需的AGV数量。随后,AGV会根据系统规划指令自动识别二维码,自动识别目的地,并将包裹精准地投递到指定位置。
尽管整个操作流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例如,如何在数百台机器人同时运行的情况下避免拥堵、脱轨和碰撞;如何快速修复故障,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如何确保机器人能够进行精确分拣,避免错误的发生。立镖机器人创始人兼总经理夏慧玲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等多个方面下功夫。
硬件方面,立镖自主研发了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和伺服系统,以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他们还将机器人彼此连接起来,使得一台机器人发生故障时,只需要暂停这一台进行维修,而不会影响其他机器人的工作。
软件方面,立镖机器人自主研发了密集机器人调度系统和人工智能路径规划系统,核心的自主导航和调度算法保证了机器人集群的顺畅运行。此外,他们还自主研发了Wi-Fi物联网通信网络,确保AGV始终保持在线状态,即使短暂的中断也可能导致系统故障。
在部署方面,“小黄人”系统相比传统的交叉带分拣系统具有成本低、占地少、部署灵活等优点。据立镖机器人提供的数据,在相同的分拣效率前提下,“小黄人”的占地面积仅为交叉带分拣机的1/5到1/3,且部署周期大幅缩短。最少只需50台AGV即可启动,如需增加处理量,只需添加更多AGV即可,无需重新安装部署。在效率方面,一个标准分拣系统可以在1300平方米的场地上覆盖350台机器人,其中包括10个入口和240个格口,每小时可处理1.5万件包裹(实际上可达1.8万件),可节省至少60%的人力。
夏慧玲认为,“小黄人”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可控、稳定高效、部署灵活,能够满足仓储物流行业的各种柔性化需求。物流行业面临海量SKU、高峰期与低谷期处理量差异大、临时调度困难等多重复杂变化。为此,立镖机器人提供了多种组合方案,如直接购买、融资租赁和高峰租赁等,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物流公司只需按照常规产能投入机器人数量,遇到“双11”等高峰期时,只需租用更多机器人即可。此外,立镖机器人还推出了按件计费的“RaaS(Robot as a Service)”模式,据测算,大多数企业在一年半到两年内即可收回投资成本,目前“小黄人”的复购率约为70%。
除了快递包裹的分拣,“小黄人”系统还扩展到了店铺订单执行领域,包括电商和实体店。立镖机器人还开发了批发店的店后分拣系统和电商退货/周转分拣系统,为零售商提供商品订单的分拣服务。
展望未来,立镖机器人计划将其产品和服务延伸至订单拣选和货物分拣的上下游环节。目前,立镖机器人正在研发针对物品抓取的机械臂产品。夏慧玲透露,全球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是立镖机器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普洛斯旗下的股权投资平台隐山资本为其新产品研发、场景落地及国内外业务拓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夏慧玲表示:“立镖的理念是从‘物’的角度思考物流应该如何实现自动化。对于货物来说,人工操作既费时又费力,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体力等因素。而自动化的核心就是解放人力,从‘物’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