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下肢康复机器人,残奥会冠军姚芳再次实现了站立的梦想。
22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姚芳脊髓受损,从此她只能依赖轮椅生活。然而,上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启动的基层康复创新服务与才能建设公益项目“2020年首支康复机器人励志短片”上线了,姚芳作为片中的主人公,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和上海研发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她终于实现了“站立”和“行走”的愿望。
1998年,28岁的姚芳遭遇了一场车祸,成为了一名脊髓损伤患者。2002年6月,居住在上海金山的姚芳被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选中,并在次年的全运会上获得了个人花剑和个人重剑两枚金牌,随后加入了国家队,并取得了多个世界冠军和残奥会冠军。
2002年6月,姚芳被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选中,次年在全运会上夺得个人花剑和个人重剑两枚金牌。
2019年,姚芳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上海研发智能康复助行机器人的报道,于是主动联系了相关公司人员,表达了试用的意愿。这款智能康复助行机器人采用了双足模块化设计,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器、多维力传感器以及柔性关节电机,主要功能是提供行走支持。
该设备包括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减重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控制无感知的下半身及其关节,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实现辅助行走。智能设备类似于智能手表,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调节行走速度。
经过多次测试和反馈,姚芳对设备进行了多次优化,最终在2019年11月,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毅力,成功完成了穿戴和行走。
2019年11月,姚芳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毅力,成功完成了穿戴和行走。
当她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时,姚芳激动万分,“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真的很好。站起来之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去公园散步,去超市购物,做一些普通人可以做的事情,用平等的眼光与人交流,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希望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同样遭受脊髓损伤的人。”
金山区希望之家有二十几位脊髓损伤的朋友,他们都在咨询康复助行机器人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像姚芳一样重新站立起来。
2020年1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球康复与辅助技术高峰论坛暨基层康复创新服务与才能建设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帮助姚芳实现站立行走梦想的上海制造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了全球首发。姚芳感慨道:“生活从未放弃任何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实现生命的价值。”面对疫情,姚芳认为困难总会过去,只要保持坚强和乐观,相信一切都会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