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这些机器人在战“疫”一线显神通!
作者头像
  • 2020-05-25 21:16:19 2

在疫情期间,唐山市第八医院里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医护人员”,它就是一台智能送餐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由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菜根科技公司捐赠,它不仅能够自主导航、识别周围物品,还能自主避障。医护人员只需将餐食、日用品、药品等放置在机器人托盘上,并在控制面板输入相应的房间号,机器人就能自动追踪、准确送达,并呼叫病人取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还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疫情时期,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生产的机器人在多个地区大显身手,尤其是在防疫工作中。例如,唐山高新区的睡着的斑马众创空间开发了一种巡查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视野广、速度快的特点,巡视广场、公园、超市出入口等地方。如果发现未戴口罩或聚集的人群,无人机会接近并用远程扬声器提醒。此外,无人机还具备热成像功能,可以远程测量体温。

另外,消毒机器人在疫情期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武汉,来自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两台防疫喷雾消毒机器人参与了抗疫工作。这些机器人可以代替防疫人员进行大面积喷雾消毒,还能实时监控消毒画面、智能语音播报,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自如行动,有效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这些机器人不仅是防疫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医护人员的亲密战友。

同样由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研发的室内消毒机器人“小智”,拥有超干雾化消毒和紫外线消毒两种功能,配备超大容量液体箱,能够在长时间内覆盖大范围区域进行消毒作业。它还具备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的能力,实现全程自动消毒。

在武汉的一些社区入口处,安装了河北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猫头鹰”AI体温监控系统。这套系统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算法,结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实现了精确测温和远距离探测。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监测多人的体温,并自动识别高体温者,有效地防控疫情。

此外,在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以及医疗器械焊接生产线上,开元集团的松下焊接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机器人以超低飞溅和快速焊接的特点,创造了在一周内完成6300余件急需医疗器械的纪录。这些设备被送往湖北、广东、河南等地,为当地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2018年,河北发布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十个专项行动,适应人工智能快速融入实体经济的趋势,扩大行业规模。2019年,河北又出台了《河北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为主题,推进产业集聚,做大特种机器人产业,做精工业机器人产业,做强核心零部件产业,培育服务机器人产业,开展“机器人+”行动计划。

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河北的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冠疫情客观上加速了机器人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落地速度,使得河北的人工智能产品频频亮相。今年2月,河北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区发展的具体措施》,提出加强大数据疫情防控、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开辟应急攻关项目的绿色通道,实现随时申报、随时受理。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华长春认为,围绕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产业,河北已经制定了五年期的具体发展规划。下一步,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政策,加大对智能机器人等行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引进人才,并建设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在省内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根据各自平台优势建立人工智能相关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推动河北人工智能及智能化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唐山神通机器人一线这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