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在取代人类?疫情将打破这一“神话”
作者头像
  • 六六创意
  • 2020-05-26 18:44:13 2

公众普遍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但这次的疫情却打破了这一观念。新冠病毒的迅速传播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活动,还凸显了人类在面对突发危机时的脆弱性。在美国,由于民众居家隔离以防止病毒扩散,消费支出大幅下降,导致商业活动陷入停滞。酒店、餐饮业以及航空公司的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量家庭面临失业。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生理局限,当人们生病或被迫居家时,依赖人类劳动力的行业便会受到冲击。

为何机器人未能及时拯救这些行业呢?

此次疫情揭示了一个事实: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尚不足以完全替代人类。尽管人们期待机器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但现阶段的机器仍无法达到人类的智能和灵活性。事实上,更可能的情况是,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部分工作,而非完全取代人类。例如,从打字机到现代文字处理软件的进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样,一些精密的机械臂能够在生产线上与人类协作,承担重活,而人类负责细致的操作。这表明,机器人和人类各有所长。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机器人专家Julie Carpenter指出,机器人在执行重复性、危险或单调的工作方面表现出色,比如在生产线上搬运重物。然而,它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仍然显得不足。例如,拾起桌上的纸看似简单,但对于机器人来说却需要明确的编程指导。在亚马逊仓库中,机器人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搬运重物上,而精细操作依然需要人类完成。

亚马逊的自动化技术虽在不断进步,但在当前情况下,对人力的需求并未减少。正如经济学家Dean Baker所言,即使在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中,人类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北美汽车工厂的停产并非因为机器人无法抵御病毒,而是因为人类操作员面临感染风险。特斯拉的工厂同样因同样的原因被迫关闭。

虽然亚马逊等企业仍在招聘员工,但许多依赖人际互动的行业,如餐饮、酒店和旅游,却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机器人难以取代人类在这些领域的角色,例如调酒师、服务员和导游。此外,医疗行业尤其依赖人类的同理心和情感交流,这是目前的机器人技术难以实现的。

例如,在意大利,医院工作人员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仍需亲自进行分诊,以决定优先救治哪些病人。这种涉及生死的决策,机器人尚无法胜任。再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决策,也引发了广泛讨论。Carpenter指出,机器人在辅助人类方面表现优秀,但目前仍无法处理复杂的伦理决策。

在医院中,自主机器人如Tug可以运送药品和食物,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与病人互动。然而,这些机器人只是工具,而非替代品。总的来说,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证明,他们是无可替代的英雄。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技术,更在于情感和人性的关怀。

分享这篇文章,关注我们,私信“支付材料”,即可免费获取InfoQ价值4999元的迷你书。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六六创意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疫情机器人取代打破人类神话正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