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动化设备。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早在1962年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比被誉为“机器人王国”的日本至少提前了五六年。经过58年的发展,美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强国之一。
日本享有“机器人王国”的美誉,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尤为瞩目,无论是机器人的数量还是密度都位居全球第一。在日本经历短暂的萌芽期后,迅速进入了应用和普及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达到了顶峰。
根据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工业机器人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特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预计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据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占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占7.5亿美元。
FANUC公司成立于1956年的日本,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与日本FANUC株式会社合作建立的高科技合资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和工程集成能力,FANUC为工业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自1974年推出首台机器人以来,FANUC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提供集成视觉系统的机器人企业。FANUC的机器人产品种类繁多,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如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漆、码垛等。截至2011年,FANUC的全球机器人装机量超过25万台,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安川电机株式会社成立于1915年,总部位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主要生产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器、交流电机驱动器、开关和工业机器人。公司在1969年注册了“机电一体化”商标,并于1972年获得批准。安川电机的股票在东京和福冈证交所上市交易,是日经225指数的成分股之一。
史陶比尔集团成立于1892年,总部位于瑞士的Pfffikon。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史陶比尔在纺织机械、工业快速接头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1997年,史陶比尔在中国杭州成立了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为当地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史陶比尔的主要业务包括纺织机械、快速连接系统和工业机器人。
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88年,由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合并而成。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其技术能帮助电力、公共事业和工业客户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ABB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13万名员工,2010年的销售额达到320亿美元。
随着中国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尽管产量领先,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动力来源,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编码器组成。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主要依赖进口,其中日系品牌占50%,欧美品牌占30%,而本土品牌仅占10%。
减速器 在全球减速器市场上,日系品牌占据了85%的份额。精细减速器制造需要大量投资和技术积累,因此技术壁垒较高。
控制器 控制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中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仍有待提升。
总体而言,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进步显著,但仍需在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上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