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外企规划中国疫后机器人市场 为站稳脚跟展开竞争
作者头像
  • 赵泽华
  • 2020-05-27 09:36:39 6

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各国经济活动逐渐复苏,工业机器人成为维持生产运转的关键工具。机器人制造商纷纷瞄准这一趋势,积极推广和供应其主打产品。自动化和减少人力的需求再次受到重视。瑞士ABB公司、日本川崎重工和安川电机等企业均在寻求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后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在“后新冠时代”,各大企业正暗中争夺市场主导权。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8年,中国引进了约65万台工业机器人,较2013年增长了五倍。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未来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ABB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系统自动化部门负责人安世铭表示:“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ABB正在上海建设新的工厂,预计于2021年投入运营。这将是ABB在中国的第三家工厂,预计将成为最先进的工厂之一,配备“由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生产线。尽管具体产能尚未公布,但业内消息人士透露,该工厂计划每年生产9万台机器人,这将是同类工厂中前所未有的规模。

与此同时,日本的机器人制造商也在采取行动。川崎重工于2019年春季在重庆开设了最新的研发中心,旨在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该公司还考虑在当地生产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川崎重工社长金花芳则认为,“新的市场需求将会出现”,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增长战略。

安川电机在2018年于江苏省建立了第三家工厂,将年产能提高了50%,达到1.8万台。安川电机机器人事业部部长小川昌宽表示:“本地生产和销售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那科公司也决定在中国扩大生产,其与当地企业的合资企业已在重庆等地设立技术支持中心,并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能够进行系统集成和交付前测试的新工厂。

目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的设备投资受到了抑制。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挑战反而可能促进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表明,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140台,约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报道指出,要抓住疫情后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反弹的机会,各家公司必须保持专注,不可分散精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赵泽华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脚跟站稳外企中国机器人展开竞争规划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