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比1-2月份缩小了12.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2.13%,工业生产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逆势增长了12.9%。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用工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工成本的增加,二是劳动力资源的短缺。
许多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和招工困难的问题,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造成了显著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引进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并逐步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机器换人”的趋势逐渐兴起。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制造业用工难题也会长期存在。因此,在劳动力市场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广泛采用更多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成为必然选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
这场始于2020年初的特殊危机仍在持续,对企业正常运营、生产和复工等方面产生了诸多限制,全球供应链也面临巨大风险。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高,受到的影响就越小。
因此,很多企业吸取了教训,从此次特殊危机中认识到未来的长远发展,开始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投入,进行全面升级。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和市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趋势。业内专家预计,工业机器人行业将继续保持积极的发展势头,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可能达到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