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代码开发,2小时上手,一文讲解人人可DIY的对话机器人如何打造
作者头像
  • 廖青
  • 2020-06-11 14:05:58 4

让我们回顾一下56年前,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创造了一个早期的聊天机器人——Eliza。这款机器人在1964年至1966年间由一位教授开发,最初是为了模拟心理治疗师的对话。尽管Eliza只是一个基于规则的对话引擎,但它引发了人们对早期人工智能的兴趣。

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音助手。然而,尽管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语音助手仍面临一些挑战。以苹果的Siri为例,虽然它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提供信息,但在理解用户的真正意图方面仍有不足。例如,用户可能会说:“我不吃辣的食物。”Siri可能无法正确理解用户的意图,仍然推荐含有辣椒的食物,因为它无法区分用户的偏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竹间智能开发了一套名为Bot Factory™的情感人工智能平台。该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竹间智能CEO简仁贤分享了他的愿景,即希望通过情感智能和认知智能技术,使聊天机器人不仅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还能更好地服务用户。

Bot Factory™不仅能够理解和处理用户的意图,还能提供流畅的对话体验。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自然地与机器人交流,获得所需的信息和服务。此外,Bot Factory™还能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Bot Factory™已经被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金融、互联网、制造业和政务等领域。竹间智能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展示了其平台的强大功能。例如,竹间智能利用Bot Factory™帮助某手机制造商开发了防疫机器人,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企业智能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非结构化数据。竹间智能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仅限于对话式AI,还包括认知AI,帮助企业和组织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从而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竹间智能的Gemini平台可以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信息。

简仁贤强调,竹间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情感智能、认知智能和对话式AI,这些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了Bot Factory™平台的基础。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升级,Bot Factory™已经成为一个全面的智能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的来说,竹间智能致力于通过情感智能和认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服务。通过Bot Factory™平台,竹间智能不仅解决了现代语音助手面临的诸多问题,还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竹间智能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廖青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一文上手机器人讲解人人对话小时代码打造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