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程在手术后终于能够正常进食了。
据《武汉晚报》报道,出生仅16天的婴儿,从母体内起食道就成为“死胡同”,无法与胃相连,每次喂奶都会呕吐,情况十分危急。武汉协和医院的专家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成功打通了闭锁的食道,这在国内同类手术中,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轻。
10日上午11点,小程程的父亲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他处的妻子分享喜悦。协和医院的小儿外科团队为小程程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满月庆祝活动,祝愿他健康成长。就在20天前,由汤绍涛主任带领的团队为这名只有16天大的婴儿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胸腔镜食道闭锁手术。
小程程的父母来自恩施。去年5月,小程程出生后不久便出现喂奶即吐的情况,连续四天无法进食,还伴有呼吸急促和呛咳,随即被送往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汤绍涛教授发现,尝试插入胃管时,口腔和鼻腔均无法完成,高度怀疑是食道闭锁。经过造影检查,确诊为食道闭锁I型。
汤绍涛教授解释,食道闭锁是新生儿较为严重的畸形之一,手术的关键在于重新连接食道。由于新生儿食道细小且靠近心脏,容易受到心跳的影响,使得手术难度极大。为了确保精确操作,汤绍涛教授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在三维成像和机械手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多针吻合。
5月20日,手术顺利进行。小儿外科团队在汤绍涛教授的带领下,与麻醉科主任陈向东教授及其团队以及手术室护士长高兴莲的团队紧密合作,结合以往200余例小儿机器人手术的经验,克服了肋间间隙和胸腔空间的限制,巧妙避开了机器人手臂在胸腔内外可能发生的碰撞。整个手术过程历时两小时,未见术中出血,食道吻合精准严密。
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发生率为1:3000至1:4000,而I型更为罕见,发生率仅为5%-7%。因此,食道闭锁的成功治疗被认为是衡量小儿外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