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距离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还有两天。当天,记者在探访AI医疗应用场景时了解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经引入了病区护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高效地完成多项任务,例如在短短36秒内就能通过智能听诊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此外,医院还采用了一种名为“云听系列智能听诊器”的先进设备,能够快速完成全身各部位的影像检查。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儿科分级诊疗体系被授予“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儿科分级诊疗)”称号,成为上海唯一一个以儿科分级诊疗为主题的AI应用场景。其中,“云听系列智能听诊器”更是入选了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Top30。
在医院的呼吸外科病区,第二代病区护理机器人“小白”已经投入使用。它能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数据,并结合“云听系列智能听诊器”采集的肺音信息,快速评估病情。一名四岁的女孩因肺炎住院四天后,通过智能听诊确认其肺部情况良好,达到了出院标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副院长赵列宾表示,“云听系列智能听诊器”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综合准确率达到88.02%,并且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种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还能帮助年轻医生提高专业水平。
赵列宾还提到,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科分级诊疗模式,旨在解决儿科看病难的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儿科常见病的能力,从而吸引更多患儿在社区就诊。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辅助处理复杂的儿童疾病,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还建立了智能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将临床数据实时转化为科研数据,为多个科室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联影集团近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全球首款“秒级”磁共振加速技术ACS智能光梭成像,使得磁共振检查全面进入“百秒时代”。
在疫情期间,人工智能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多种AI工具,包括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等,这些产品已经在多家抗疫医院部署,帮助医生更快地诊断和处理病情。联影智能还开发了全栈式AI解决方案,能够在图像上自动标注肋骨标签,帮助医生识别骨折等细微损伤。此外,联影集团的ACS智能光梭成像技术也实现了全身各部位的影像检查在100秒内完成,且图像质量高。
这些创新技术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