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课程专为3至16岁的儿童设计,根据不同年龄段,提供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例如,在格物斯坦的机器人教育体系中,学龄前儿童会接触到大颗粒积木,重点在于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感知,通过直观抽象和象征的方式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国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研究表明,培养青少年的编程能力是可行的。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的《青少年编程技术等级教育标准》,该标准明确了青少年图形化编程和Python编程的能力等级及相关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
机器人教育究竟教授哪些内容?许多家长对此并不清楚。这不仅仅是教会孩子搭建乐高玩具那么简单。实际上,机器人教育的课程表面上看似游戏,实则涵盖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与课本上的内容紧密相连,因此机器人教育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在玩耍中传授真正有用的知识。
机器人教育能够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这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方式,效果显著。虽然语数英培训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但机器人教育更像是开启学习大门的一把钥匙。从教育角度来看,孩子的空间智能和逻辑智能只有经过持续训练才能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新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而机器人教育正是培养这种全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是它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是否有必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机器人教育?2至9岁是孩子右脑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对性格形成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养育方法可以在这个时期促进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根据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的观点,少儿机器人编程教育并非超前教育,而是结合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创新学科,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人才。如果您的孩子在学习机器人过程中产生了兴趣,并在高中阶段参与相关竞赛,获得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有机会申请全国数十所985/211院校的自主招生资格,甚至可能获得高考降分录取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免试录取。
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让孩子学习少儿机器人编程的重要性。通过机器人教育,孩子们可以将对未来的想法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融入到自己的机器人设计创作中,无形中他们在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