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最早用于和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利用机械装置来辅助运输粮食和作战,但当时的机器人完全是机械结构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再次尝试将机器人应用于和平领域。
使用机器人代替士兵有很多优点,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避免人员伤亡。机器人的执行能力很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人类。机器人能够进行有毒或放射性环境下的作业,也可以进入人类难以接近的地方进行任务,比如在火灾中执行任务。在战场上使用机器人,其成本也远低于人类士兵。
未来战场上,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机器人有可能取代士兵成为主要力量,但控制这些机器人的人必须格外谨慎。原因在于机器人程序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它们无法正确区分敌我,从而误伤友军。这种现象被称为“机器人叛乱”。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人类将很难控制局面,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专家建议,机器人在战场上的应用需要具备高度智能化,并且要像人类士兵一样遵守纪律和理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