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口智能」以视觉导航方案,革新清洁机器人
作者头像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2020-11-26 13:59:53 0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崔彧玮加入了珊口智能,并在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在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Numanta工作期间,他受到公司创始人杰夫·霍金斯的影响,认识到算法只有通过不断添加新的应用场景,才能变得越来越智能。就像人类一样,算法需要积累更多经验,才能提高判断力,进而实现更高级别的学习。

在创业过程中,崔彧玮认为技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AI开发、数据收集和产品应用需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促进技术和商业的相互促进,技术得到提升,产品的应用范围也会扩大。

经过深思熟虑,崔彧玮和他的团队决定将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他们认为,一款优秀的产品应该具备几个关键特征:首先是算法的优势,这将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产品必须能够大规模生产。

因此,在2018年,崔彧玮所在的团队创建了珊口智能,专注于视觉定位和导航技术(V-SLAM)。该公司利用多种传感器,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规划能力,同时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

珊口智能在中国和美国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并在全球多个知名的物体识别和语音识别竞赛中获奖。例如,在Kaggle物体识别比赛中,珊口智能位列全球第二;在Google Brain语音识别比赛中,更是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

珊口智能与德国卡赫集团合作,推出了一款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洗地机。这款名为卡赫BD 50/40 RS Robot的设备在2018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亮相,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3D视觉AI导航技术的智能清洁机器人。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清洁机器人采用的是激光导航技术,而视觉导航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虽然激光雷达技术已经成熟,但成本较高,且无法提供物体的具体属性信息,因此在判断障碍物方面不如视觉导航技术有效。

珊口智能对传统清洁设备进行了视觉化改造,在原有的机器人上加装了视觉导航模块,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计算单元。这样一来,机器人不仅实现了自动驾驶,还保留了人工驾驶的功能。

机器人装备了自主研发的“1+2+1”摄像头矩阵。顶部的全景摄像头拥有210度的视角,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机器人检测周围的环境。该摄像头的定位精度高达1厘米,兼顾了广度和精度。

机器人后部安装了两台双目摄像头,模仿人眼的设计,拥有清晰的深度视野,可以准确捕捉物体的深度信息,提前预判障碍物并规划路径。

此外,机器人后部还配备了一台3D-TOF摄像头,帧率为每秒45帧,响应时间仅为20毫秒,可以快速捕捉周围环境的变化。

除了多视觉传感器,珊口智能还为清洁机器人配备了机器视觉AI算法,使其具备多维度的环境感知能力。此外,珊口智能还提供了云端系统和管理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操作机器人。

珊口智能的机器人不仅可以自主规划清洁路径,还能学习并执行特定的清洁任务,充分利用工作人员积累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记录最优路径,并在后续工作中按此路径进行清洁。

珊口智能的机器人还具有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由于清洁路径可以预先设定并追踪,这使得大规模的统一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此外,珊口智能提供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可以帮助用户科学地评估清洁效果,从而降低成本。

珊口智能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硬件和定制解决方案。据报道,该公司在2019年实现了5000万元的营业收入。

未来,珊口智能计划将重心从自有品牌的销售转向技术和服务的输出,将其在视觉导航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进一步拓展市场。

珊口智能的核心团队成员包括CEO李磊和CTO崔彧玮。李磊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曾担任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Cortica的总经理,并负责中国区业务。崔彧玮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并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一家AI公司Numenta工作,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自成立以来,珊口智能已经获得了来自复星和赫比国际等多家投资机构的支持。目前,公司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落地和投产以及团队建设。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半导体行业观察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清洁机革新视觉导航智能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