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表示,公司应该朝着高科技企业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碧桂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机器人研发,这种看似不相关的决策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逻辑。这一逻辑体现在其对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视上。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和财富来源;高端制造业则是推动实体经济复苏的关键,也是经济大国争夺战略优势的重要领域。当前,某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新冠疫情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和“本土化”,这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构成了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依靠坚实的实体经济体系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成为了突破点和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主体,民营企业应当扎根于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科研力度,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优化产业链,努力实现更有成效的发展,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质效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主力军。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源自实体经济,并将继续依赖实体经济实现未来发展。通过“升级版”的实体经济,企业可以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以碧桂园为例,无论是领先的机器人建房技术还是创新的机器人餐饮服务,都是其主营业务拓展至周边领域的战略举措。这三大业务板块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了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发展高科技需要长期坚持。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制造业同样如此,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不受制约。这不仅考验企业的长远视野,也考验其发展的决心。
碧桂园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值得研究。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和困难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创新驱动来实现传统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何发展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高端制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更需要民营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