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聚焦千亿无人叉车市场,「劢微机器人」获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作者头像
  • wu228994
  • 2021-01-28 09:21:13 0

近日,36氪了解到,劢微机器人(Multiway Robotics,以下简称“劢微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由梅花创投领投,Plug and Play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展。

劢微机器人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场内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全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和软件技术,该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场内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无人叉车/AMR整车销售、人工叉车无人化改造以及技术方案授权等。

过去十年,全球人工叉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市场存量不断增加,2020年达到1300万台。2019年,中国人工叉车销量为60.83万台,而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销量仍逆势增长至超过70万台。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工叉车的使用面临着招工难和成本高的问题,这使得无人叉车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

无人叉车市场的竞争者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传统叉车企业,通过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获取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但这种解决方案存在成本高、自动化水平低、适用性差和实施周期长的问题。

另一类是AGV企业,它们通过自主研发和部分第三方技术授权作为定位系统,配合简单的控制系统,但通常难以应对大型和复杂的项目。

与传统无人叉车服务提供商相比,劢微机器人的核心解决方案完全自主研发,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为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此外,其改造部署周期缩短至一周内,最快甚至只需两天。

劢微机器人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突破了行业4.5米起降高度的限制,通过前叉结构的研发,无人叉车的最大起降高度被提升到10米以上,并已在实际应用中验证。

其次,大幅提升了无人叉车的运行效率,目前同类叉车式AGV的最高行进速度为1.5米/秒,而劢微机器人则将这一数值提高到了3米/秒。

最后,提高了定位精度,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激光定位雷达,辅以SLAM视觉系统,无人叉车实现了±5毫米的一次定位和±2毫米的二次定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0毫米。

在多车协同方面,劢微机器人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规划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云端的集中调度系统,还在无人叉车内安装了车载操作系统,使得单辆车能够在与中央调度系统连接的情况下自主避障,从而降低了对场内通信环境的要求。

在导航方面,劢微机器人采用动态轨迹、全局规划和基于运筹学的集群调度系统,支持动态调度和基于视觉传感的实时规划,从而实现高效调度和导航。

在避障方面,劢微机器人拥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系统,分为监测层、自动安全层和被动安全层。监测层采用了实时监控机制,确保一旦发现故障,车辆会立即停车,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自动安全层则采用了声光电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投影避免“鬼探头”现象。被动安全层则使用了稳定的激光雷达进行避障,并结合其他传感器技术。

目前,劢微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已在生产工厂、物流分拨中心和各种仓储场景中投入使用。针对复杂应用场景,劢微机器人还开发了包括库位检测、货物盘点、托盘姿态识别、料笼堆叠视觉辅助、高位上下货视觉辅助和智能位姿识别等基于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核心应用。

劢微机器人总部设在深圳,并在苏州、沈阳、长沙等地设有销售服务中心。公司现有员工近1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核心团队成员在机器人、AGV/IGV及无人驾驶领域有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公司已拥有近百项专利和15套软件著作权。

劢微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陈文成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快国内外市场建设,扩大更多地区的服务中心,并与全球的系统集成商和代理商合作,构建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

关于投资,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认为,中国叉车市场巨大且增长迅速,无人叉车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社会价值,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劢微机器人团队不仅能提供创新性的无人叉车以解决搬运难题,还能提供完整的底层系统,赋能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同时改造存量市场,盘活企业叉车资产。叉车市场值得用无人化加智能化的方式重新定义。梅花创投看好劢微机器人团队,相信他们能够成为无人叉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wu228994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数千叉车机器人首发融资聚焦无人人民币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