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启动了第一代校园巡查机器人研发项目,由电子信息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负责具体研发工作。依托吴立波工作室和王国杰工作室,学院从各部门抽调精英力量,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负责机器人的硬件设计、电路控制以及网络设计。
研发团队紧密协作,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任务,成功研发出了第一代校园巡查机器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党委给予了高度重视。杨华云书记多次与研发团队进行沟通,深入现场指导研发工作,协调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张安兵院长则要求研发团队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确保研发项目与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促进科研能力和专利成果的转化。
1月29日,第一代校园巡查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杨华云书记、杨爱花副院长及研发团队成员一同到场,对机器人进行了现场测试,对其功能和操控给予了肯定,并高度赞扬了研发团队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杨华云指出,第一代校园巡查机器人的成功研发不仅是跨学科合作的典范,也是教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产学研融合的标志性成就。这一项目不仅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华云还提到,这款基于互联网开发的机器人具备远程控制和双向音视频传输功能,能够有效辅助校园巡查工作,成为学院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此外,该研发成果也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也丰富了智慧校园的终端设备,提升了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杨华云最后强调,各系部应围绕“提质培优”计划,结合专业群建设,开展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专业集群效应,使学院的专业群建设迈向新高度。专业教育需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引入前沿科技,以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学院每个专业都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从而产生更多标志性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体现学院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