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并操作机器人,进行了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们不仅能够准确地将物资运送至指定区域,还能操作“投篮机器人”和“叠方块机器人”,将球投入指定篮筐或将多个方块堆叠在一起。
春节期间,大多数孩子都在欢庆新年,但五年级学生崔润诚却依然沉浸在对机器人的研究中。他不断调整和优化程序,以确保操作流畅无误,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准备。崔润诚表示,老师会先搭建一些简单的程序框架,然后学生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实现编程并进行实际操作。
水车园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将其作为特色课程之一。学校先后开设了编程开发、单片机、科技创新、无线电定向测向和机器人等科技类社团,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2012年,学校成立了RT科技工作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学习编程语言、搭建技巧和智能机器人制造运行的基本原理。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比赛,与全国各地的机器人爱好者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六年级学生李佩亭因为热爱编程,加入了学校的RT科技工作室。她表示,起初只是出于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编程成为了她的特长。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李佩亭已经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操控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她说,所有机器人的材料都由学校提供,编程也是在老师的初步指导下,由学生们逐步改进完善的。
水车园小学的李旭鹏老师介绍说,工作室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科技知识启蒙教育、创新思维拓展训练和创新能力开发培养的平台。多年来,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注重团队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项目的增加和比赛经验的积累,工作室逐渐形成了“传、帮、带”的学习方式和传承机制,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一起学习和研究,共同推动工作室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