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有3000名患者接受手术,同济医院手术机器人技术引领智能医学
作者头像
  • 无人机科技
  • 2021-02-21 19:20:27 2

2月20日,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王少刚教授与即将接受输尿管狭窄手术的王女士进行了术前沟通。王女士因左侧双肾双输尿管畸形,在外院曾接受过一次手术但未成功,导致严重的粘连。此次,医生将借助手术机器人对她进行二次手术。王女士对这项新技术充满期待。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介绍,2015年,湖北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同济医院。手术机器人因其出血量少、恢复快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需要精准操作、切割和重建的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显著提升,住院时间缩短,长期疗效更加可靠,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欢迎。目前,手术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肝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小儿外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等领域。

自引入手术机器人以来,同济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这项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泌尿外科王少刚教授团队先后开展了亚洲首例机器人输精管吻合术、中国首例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华中地区首个全腔镜下机器人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以及华中地区首个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肝脏外科张必翔教授团队则建立了以机器人肝切除为核心的肝癌外科治疗微创体系,首次在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下的机器人肝切除术,并提出机器人肝切除术中超声使用的“四步法”标准。此外,他们还总结了机器人肝切除的学习曲线效应,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器官移植研究所也完成了华中地区首例机器人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截至2020年底,同济医院的手术机器人已为3000名患者提供了手术服务。

陈孝平院士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医学将为未来的医学创新带来无限可能,为人们带来更多健康福利。

达芬奇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旨在通过微创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该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坐在控制台前,将手指放入相应的“指套”内,通过控制手柄远程操作机械臂尖端的动作。结合视野框中的放大三维平面高清摄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医生的手和眼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无人机科技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同济手术机器人引领累计患者接受医学智能医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