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体娃娃、伴侣机器人和人:将来的亲密关系
作者头像
  • 2021-03-07 10:09:10 1

自20世纪40年代起,科幻小说中便不断探讨伴侣机器人可能带来的生活变革。当时,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的互动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然而,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机器人三定律”,旨在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

阿西莫夫的第一定律指出:“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这一规定反映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尽管有些电影描绘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比如《机械姬》中的艾娃试图杀害她的表面主人,或者《星球大战》中的3PO和R2-D2与叛军联盟并肩作战,但这些故事并未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或机器人如何改变人类的社交方式。

技术与亲密关系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有可能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建立亲密关系。21世纪的人类大脑并非完全固定不变,因此,人机关系正逐渐成为现实。一家名为舒瑞宝的实体娃娃品牌公司计划开发一种AI伴侣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既能执行命令又能与用户互动。据该公司经理刘幽兰介绍,连接现有程序的机械头部售价约为6万元。

舒瑞宝的创始人徐,在一次题为“这是伴侣机器人的黎明吗?”的演讲中表示:“我们都喜欢人,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与人交往。实体娃娃行业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我希望人们能从中获得更多满足感,这也是我创办公司的初衷。”

英国国际象棋大师大卫·利维,因这项运动而进入计算机领域,并在1997年和2009年两次荣获罗布纳奖。他的著作《与机器人的爱与性》提出,与机器人相伴很快会被社会接受,就像人们接受异性关系一样。他认为,人类的情感生活将因此更加丰富,因为机器人可以储存更多知识。

此外,利维预测,对伴侣机器人的巨大需求将来自那些在生活中感到孤独的人,因为他们缺少可以依赖和关爱的对象。他认为,世界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孤独的人将不再感到孤单。利维认为,这将是人类的一大福音。

1949年,威廉·格雷·沃尔特在布里斯托尔发明了早期的机器人。他当时正在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如今,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已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先机构。该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旨在帮助行动不便和患有痴呆症患者的技术,包括能识别面部表情的社会机器人以及配备平板电脑的演示机器人。

毫无疑问,机器人及其背后的技术正在迅速进步。从简单的金属块到如今能自主行走和说话的人形机器人,这一进化同样适用于伴侣机器人。起初,伴侣机器人只是充气娃娃,外观粗糙,给人以廉价的感觉,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进化成了拥有硅胶或TPE皮肤和精致面容的类人实体娃娃。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类人实体娃娃变得越来越逼真,伴侣机器人应运而生。这些高度逼真的伴侣机器人不仅能提供接近真实的社交体验,还能随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目前的问题是,伴侣机器人是否将成为未来的一种亲密关系形式?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人们已经接受了伴侣机器人的存在,事实上,许多人,无论性别,都在考虑购买伴侣机器人。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孤独的人来说,实体娃娃和伴侣机器人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实体伴侣亲密人和将来娃娃机器关系关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