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机器人这样建房子
作者头像
  • 2021-03-09 09:16:50 0

让机器人参与房屋建造

让机器人承担房屋建造中的繁重、重复和危险的工作,是许多业内人士的梦想。而现在,这一梦想已经变为现实。

往年2月初,广东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这是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的第一个建筑机器人商业应用项目,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引入并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

3月4日,在广东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工地上,一批建筑机器人,包括结构类机器人、装修类机器人、辅助类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等,正在建筑工地上大显身手!

建筑工地上的明星机器人

看!粉红色的“高个子”智能随动布料机矗立在施工作业面上,这个项目所有的楼栋标准层都是由它泵送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累计作业量已经超过2.2万立方米!

在8号楼一层的机器人公用通道处,楼层清洁机器人正在缓缓行驶,自动执行施工现场的小石块与灰尘清理工作,所过之处地面变得洁净如新。

在地下车库的作业现场,建筑产业工人在平板电脑上一键下发施工任务,约1.7米高的地坪研磨机器人便立刻开启自主作业,不仅磨得快,效率比人工提高了近3倍,还非常干净,使工地告别灰尘弥漫。

建筑机器人施工相比人工具有独特的优势,标准化施工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

例如,外墙喷涂机器人经过自动喷涂作业,能够避免传统喷涂的高坠风险,最大喷涂效率可达300平方米/小时。

当然,这些建筑机器人的每一项作业都在项目智慧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的“掌控”之中。通过数字化大屏幕,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任一项目工地上建筑机器人的实时状态,并远程下达施工任务,实现省心又高效的管理。

强大的团队

去年9月25日,首批9款共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了交接仪式,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正式在一线投入使用,开启了实战模式。

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在工地测试,并有18款机器人在超过15个项目中展开商业化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平方米。“机器人建房子”引领的建筑行业革命正在到来。

正如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多次表示:“过去是工人在工地走来走去,将来是机器人在工地走来走去,我们像生产汽车一样在工地生产我们的房子。”

自主创新,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深耕机器人伺服、传感器、导航、视觉、软件五大核心系统。其中基于模糊自适应的运动控制算法、智能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填补了世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自研的激光雷达等多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2021年2月26日,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已递交专利申请3042项,获得专利授权984项,其中发明专利262项。

多重优势,人才汇聚赋能发展

这里汇聚了大量人才!目前,博智林已有700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4000多名,包括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土木工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博智林构建了完整的全周期闭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表示:“碧桂园集团在短短三年时间内,针对BIM、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展开全面的研发,目前已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机器人房子这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