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超代表提出建议,希望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率,目标是达到80%以上。这一提议获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因为每年有超过1400万的初中毕业生,这一数字影响到成千上万个家庭。
网友们关心的是,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目前,普通高中的录取率还不到60%。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为57.73%,而在2004年这一比例仅为39.4%。15年间,录取率增长了18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长,预计大约需要20年才能达到80%的目标。然而,自2014年以来,录取率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据统计,2014年全国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413万人,同年高中招生人数为796.6万人,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为56.37%;到了2017年,升学率上升到57.3%,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57.73%。这意味着近五年内,录取率的增长不足1.5%,短期内实现80%的目标似乎不太现实。
相比之下,高考的录取率一直在上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19年,全国高考的整体录取率接近90%,其中青海为96.5%,黑龙江为93.7%,广西为90.8%,重庆为88.9%,山东为88.6%。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高校的录取率高达90.33%,创下历史新高。
而中考的录取情况则不尽如人意,普通高中的录取率普遍低于60%,一些省份甚至只有50%左右。即使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也未超过60%,这主要受到中考录取政策的影响。
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录取比例将趋于平衡。
目前,初中毕业生主要有两条升学路径:一是升入普通高中,二是进入三校(中专、技校和职高)。根据此前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未来一段时间内,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将保持大体相当。预计下一个十年也会遵循这一规划。
在实际录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录取比例存在差异。例如,重点中学的普通高中录取比例通常能达到70%,而一些普通中学的录取比例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一些较差的普通中学只有30%的初中生能升入高中,其余的学生会被分流到职业学校或技术学校。
将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录取比例设为大致相同,是为了应对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稀缺,高中教育分为省级示范、区域重点和普通高中等多个层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其次,高中并非义务教育阶段,将不适合读高中的学生分流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此外,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旨在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一些不适合上高中的学生可以选择职校,为他们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不高,但也提供了多种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在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赵超代表的建议得到了许多网友和家长的支持。毕竟,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进入普通高中,进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很多家庭的共同愿望。
不过,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设定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录取比例仍然是必要的,这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然,目前仍有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高校的招生容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扩大,目前每年高校录取新生已超过900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质量提升也需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将由机器承担,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因此,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提升整体人口素质,将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