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专注胸腹部穿刺介入导航机器人,「精劢医疗」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作者头像
  • 剑飞论道
  • 2021-03-11 06:41:15 6

近日,手术机器人研发公司「精劢医疗」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正大制药集团旗下的卡迪泰医疗独家投资。此前,该公司还获得了来自三泽资本的Pre-A轮融资以及联想之星的天使轮融资。

成立于2016年的「精劢医疗」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医疗器械研发的企业,致力于开发结合手术机器人的胸腹部实体肿瘤治疗体系。「精劢医疗」的介入穿刺手术导航系统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活检,并兼容多种新型肿瘤微创治疗方法,如粒子植入、冷热消融、射频消融、瘤内给药、纳米刀及部分基因免疫治疗等。

据「精劢医疗」创始人顾力栩介绍,公司的首款产品——胸腹部精准介入手术导航系统已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将获得批准上市。该产品已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仁济医院进行了近200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同类产品,且未出现因器械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

顾力栩指出,该产品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解决了软组织漂移的精准导航难题。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肺组织在所有组织中漂移最明显,传统的超声成像难以应对这一挑战。精劢医疗通过电磁定位技术、传感器网络、人工智能、图像引导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智能化、高精度的漂移组织定位与导航。

其次,该产品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操作精度。传统的穿刺手术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离线CT引导,常常需要多次CT扫描来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增加了气胸和出血的风险。而精劢导航系统能够在线追踪穿刺针,实时掌握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位置,大幅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操作的精确度,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最后,该产品的应用提升了临床操作的效率。借助AI技术和实时图像引导,手术时间有望缩短一半以上,同时减少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使更多患者受益。

顾力栩特别提到,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了电磁兼容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级医院复杂的手术环境。此外,该产品减少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尤其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有助于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通过“科技医改”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从市场角度来看,顾力栩认为目前介动手术主要分为两类:经自然腔道和创建腔道。公司产品专注于后者,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较低的耗材成本和较快的操作速度等优势。该穿刺导航系统可以应用于胸腹腔多器官实体肿瘤的治疗,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

谈及手术机器人行业,顾力栩表示:“手术机器人是智能医疗科技的综合展示平台,集成了AI、VR、医学影像和导航等多项热门技术。相比之下,专注于特定手术类型的专科手术机器人因其技术成熟度高、价格接受度高、临床需求明确且相关法规较为完善,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关于团队背景,顾力栩教授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Med-X研究院和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研究员,拥有近40年的医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人视觉和手术导航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和经验。他曾创办苏州迪凯尔医疗。公司CEO艾敏先生则拥有近20年的行业经验,擅长管理和市场营销。

未来,「精劢医疗」计划继续推进现有项目的研发,并探索胸腹部介动手术机器人系统、复杂多科室手术机器人系统及针对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微创诊疗系统,同时构建耗材生态链,推动更多创新诊疗产品的开发。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剑飞论道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数亿穿刺腹部机器人介入首发融资专注人民币完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