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矫形骨科团队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直接上方入路(DSA)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这是首次将机器人技术与微创手术相结合,旨在发挥两者的优势,开创复杂手术的新模式。
张女士由于左髋关节发育不良引发严重的骨关节炎,长期遭受疼痛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医生建议下,她接受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左髋关节磨损严重且髋臼骨质缺损,需要手术治疗。
当天,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带领团队为张女士进行了手术。周一新在机器人操作界面上进行了精确的术前规划,根据患者髋臼骨量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假体的位置和角度,并在手术过程中指导机器人的操作。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包括显露手术区域、打磨髋臼和股骨,最后安装假体。手术历时两小时,切口长度约为9厘米。术后X光片显示假体位置理想,双侧肢体长度一致。手术第二天早晨,张女士的疼痛评分降至零,髋关节也能自如活动。
专家指出,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精准操作和快速康复已成为关节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相比传统的手术入路,微创手术入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的痛苦,加快恢复速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功能效果。直接上方入路(DSA)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髋关节后外侧的小切口进入,保留了重要的肌肉结构,减少了损伤,有助于维持后方结构的稳定性。
尽管如此,直接上方入路与其他微创入路一样,存在视野较小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假体的准确放置。周一新基于以往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机器人辅助直接上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概念。
“两种技术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周一新表示,微创手术与机器人辅助技术的融合,不仅提高了手术精度,还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提升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未来,这种手术方式有望帮助更多患有早期髋关节疾病的患者。
(改写后的内容已尽量避免与原文过于相似,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