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一个普通的周末。春风和煦,许多人选择出门踏青赏景,但对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梁霄主任医师来说,他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微创手术。
这场手术之所以特殊,首先在于其复杂性——它被称为“外科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次,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主刀医生并不需要直接接触手术刀,而是通过操控机械臂来完成手术。更重要的是,这是梁霄医生个人完成的第200例机器人手术,也是浙江省首次有医生单独完成200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肝胆胰外科手术。
微创技术突破传统
机器人手术实现高效精准治疗
张女士是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之一。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出胰腺钩突部位肿瘤后,她被告知需要接受一个超过20厘米的开放手术。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然而,通过多方了解,她得知梁霄医生擅长微创手术,便慕名前来。
梁霄医生迅速安排张女士住院,并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帮助她快速调整身体状态。手术过程中,张女士的肿瘤位置极为特殊,夹杂在两根大静脉和一条关键动脉之间。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梁霄决定采用最新的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手术。这种手术结合了开腹手术的稳定性和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手术当天,梁霄医生熟练地操作达芬奇XI机器人的机械臂。张女士的腹部只开了五个小孔,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出血量不到50毫升,过程十分顺利。术后第一天,张女士的恢复情况良好,第二天便开始下床活动,一周后即可出院。
攀登微创手术高峰
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梁霄医生认为,掌握新技术是外科医生不断进步的关键。邵逸夫医院肝胆胰外科在蔡秀军教授的带领下,不断跟进时代潮流,从早期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到现在的机器人手术,一直在创新和突破。
2015年9月,邵逸夫医院引进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广泛开展机器人辅助下的肝切除、胰腺切除及胃肠道手术。如今,该医院已成为浙江省普外科领域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最多的机构之一。
最新的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使邵逸夫医院的微创外科技术更上一层楼。2020年12月,该医院成为浙江省首家中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的公立综合性三甲医院。
梁霄医生介绍,大部分普外科手术都可以采用机器人辅助,这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也减少了手术创伤。在他的200例机器人手术中,有80例涉及胰腺相关手术,其中包括5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另有120例肝胆疾病手术,包括肝癌、胆管结石和胆囊癌等。
勇于挑战
一天内完成五台高难度手术
目前,邵逸夫医院的机器人单机手术量在全国排名前三。每周三,梁霄医生都会在手术室忙碌一整天,甚至有时要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完成多台复杂的机器人手术。
为了提高手术的微创效果,梁霄医生长期保持学习的习惯,不断研究国内外文献和技术视频。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奉献精神,让他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梁霄医生回忆起自己一天内完成五台高难度机器人手术的经历,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脏肿瘤切除以及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等。尽管整个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