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领域不断涌现。专注于特定领域,培育隐形冠军,已成为众多地区发展的重要共识。成都也提出要引进一些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和关键环节企业,致力于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23日下午,在成都市成华区新经济企业创新加速营——智能制造主题日活动现场,成都市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表示,“工业焊接机器人”是该区域的优势产业之一,“我们曾在国内这一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主办,主要关注成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旨在连接国内外领先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智能制造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德国欧宝汽车的焊接生产线是由‘成都造’完成的。”刘军介绍道,园区内的成焊宝玛公司专门生产工业焊接设备,其产品已经出口至德国、法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多个国家。即使在疫情期间,成焊宝玛依然成功向德国法兰克福交付了一条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汽车焊接生产线,为德国欧宝公司提供支持。“这无疑是我们的一大骄傲。”
刘军认为,疫情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可能为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带来机遇。“传统制造业主要依赖人力,但在疫情爆发后,许多企业开始重新评估‘机器换人’的成本效益。”一方面,劳动力流动受限导致招工困难;另一方面,采用自动化设备可以降低防疫和隔离成本。
专注于焊接机器人生产的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同样在去年3月实现了订单量的新高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们几乎没有进行市场推广。”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透露,许多原本对焊接机器人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在那时纷纷转向自动化。因此,卡诺普公司在去年实现了产值翻倍的增长。
国泰君安证券的杨智杰博士分析称,疫情过后,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国复工复产速度最快,作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此外,疫情也让企业更加意识到自动化的重要性。因此,成都应该抓住机会,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促进自身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目前,成都已经聚集了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知名企业,包括西门子、航天云网、普什宁江、成焊宝玛、卡诺普等,涵盖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以及系统集成服务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