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风口正劲,如何捕捉机遇?
作者头像
  • 马老师粉丝
  • 2021-03-25 19:34:06 0

3月25日,尽管距离杨智杰博士的演讲已经过去两天,他仍然收到了许多希望合作、投资工业机器人项目的交流邀请。

工业机器人领域是否真的迎来了风口?在23日于成都市成华区举行的智能制造主题日活动上,杨智杰博士以《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展望》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描绘了这一风口的前景:“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是我国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的关键。目前,整个产业正处于成长初期阶段,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0亿元以上。”

那么,工业机器人究竟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时代背景:人口红利消退推动自动化加速

杨智杰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

  • 人口红利消退加速自动化进程: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在2022年超过14%,达到深度老龄化阶段。这需要通过机器替代人力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经历了从中国向东南亚的第四次转移。这不仅优化了国内资源分配,提升了制造业水平,还促进了设备、设计、研发和出口的发展,进入了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周期。

  • 政策支持:自2006年起,智能机器人被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视野。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目标,为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人力成本上升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制造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面对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中国通过培养大量的工程师,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 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化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新材料、医疗、半导体、太阳能和锂电池等领域的增长尤为显著,部分行业甚至接近30%的增长率。随着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逐步实施,光伏和锂电池行业将持续保持景气,带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 行业发展周期持续利好,资本关注度高: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达到159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38%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尽管2019年全球投资有所下滑,但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缓解,全球投资再次变得活跃。尤其是B轮和C轮融资额迅速增长,显示出资本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

风口机遇: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巨大

杨智杰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有望突破25.3万台,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接近10%。2019年行业规模接近4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552.3亿元,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大多为系统集成商,数量超过1000家,但上市企业不足50家,9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年收入在1亿元以下。

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来说,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人机协作、小型化、柔性化和智能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小型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从而从低利润率、低毛利率的纯硬件时代转向高利润、高毛利率的软件算法时代。

  • 国产化率提升:目前,新安装机器人中有71%的零部件来自国外,国产化率仅为30%左右。国产化率较低的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国产化率分别为30%、22%和35%。未来,提升国产化率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 软件开发和算法优化:除了硬件部分,软件开发和算法优化也是提升工业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毛利率普遍超过25%,说明当前市场环境较为有利。

总体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沿着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前进,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和金融支持。杨智杰博士的演讲引发了现场企业家的浓厚兴趣,演讲结束后,他立即被围住讨论合作事宜。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马老师粉丝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风口机器人捕捉机遇工业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