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软体机器人:“万米蓝海”的探求才刚末尾
作者头像
  • 明康
  • 2021-03-29 10:16:38 1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SRT软体机器人的崛起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首次提出了“Robot”这一概念。这部作品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机器人的广泛关注,还预见了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不断加深,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人们的朋友、助手甚至家人。

“机器人的形态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共融’意味着人机在同一环境中紧密协作,机器人能够自主提升技能,实现自然交互,保障人类的安全。”中国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先驱——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RT软体机器人)的创始人兼CEO高少龙这样解释道。

从北航教师到软体机器人先锋

高少龙的故事始于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教师期间,偶然了解到了美国哈佛大学乔治·怀特塞兹教授团队开发的一款四脚硅胶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移动,并能精准地抓取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一发现让高少龙意识到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巨大潜力。

2014年,高少龙创立了“仿生软体机器人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中国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不久后,他决定放弃稳定的职业生涯,投身创业,带领团队探索软体机器人的广阔前景。

SRT软体机器人的崛起与成就

SRT软体机器人专注于开发柔性夹爪,这种夹爪能够处理各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品,尤其适合食品分选、3C产品制造、工装治具以及多品类物品的综合包装。尽管最初的产品在使用寿命方面存在问题,但经过不断的改进,SRT软体机器人的柔性夹爪现在已成为行业的明星产品。

高少龙强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 SRT软体机器人建立了专门的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实验室,开发出具有长寿命、耐磨损、防静电特性的硅胶材料。此外,公司还自建了生产车间,将软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从几千次提升到数百万次,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SRT软体机器人的全球影响力

目前,SRT软体机器人已获得多项认证,包括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欧盟AP认证、美国和日本FDA认证以及欧洲CE认证。公司拥有国内外70余项知识产权,并成为多个行业协会的成员单位。SRT软体机器人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

探索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SRT软体机器人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高少龙认为软体机器人技术在系统可靠性、动力供给以及运动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公司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努力。高少龙相信,未来软体机器人将在医疗手术、服务娱乐、救援探测、运动辅助设备、人工义肢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的情节或许不会成为现实,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体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明康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万米探求末尾才刚软体机器人蓝海”SR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