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机器人手臂如象鼻般灵活且有力
最新发现与创新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传统机械臂的局限,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软体机器人手臂,它能够在不确定环境中自如操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上。
现有的多数软体机器人,包括柔性抓手、水下机器人以及手术机器人等,通常采用柔软的材料,例如硅胶,通过压缩流体或记忆合金来驱动,实现机器人的运动。然而,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这类机器人难以承载重物。
象鼻作为自然界中既柔韧又强劲的天然器官,启发了研究团队。2013年,他们提出了蜂巢气动网络结构的概念,并据此设计制造了一种与象鼻相似,既能灵活操作又能承受较大负荷的软体手臂。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借鉴人类在执行任务时的行为模式,利用软体手臂固有的柔顺特性,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机器人与环境互动方式。这意味着软体手臂能够像人一样轻松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无需对环境进行精确建模,也不需要精确的力传感器来感知接触力,即使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受到干扰,也能顺利完成工作。
这种蜂巢气动网络结构的软体手臂,凭借其固有的柔顺性和连续变形的能力,在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及家庭服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