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力量。不论是大国工匠、科研新星,还是那些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人们,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劳动者。
利用“新工具”推动“新业务”,农产品销售也可以带来丰厚收益。梁倩娟,一位全国劳模,来自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石滩村。她依靠电商平台,将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解决了供需对接的问题。
梁倩娟不仅自己经营得有声有色,还传授经验给周边的村民们,带领大家一起走向富裕。她的事迹证明了“幸福源于努力”的道理。
四月的徽县春雨绵绵,梁倩娟冒雨前往距离县城一小时车程的榆树乡火站村,帮助当地的蜂农杨海云销售蜂蜜。尽管第二天可能下雨,直播不太方便,但梁倩娟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蜂农正好有空闲时间。
梁倩娟不仅帮助杨海云销售蜂蜜,还教他如何通过直播销售。面对镜头,杨海云起初感到紧张,但在梁倩娟耐心指导下,他逐渐适应。最终,一个小时的直播售出了40斤蜂蜜,杨海云的蜂蜜生意因此得以改善。
梁倩娟自身也经历了从零开始的过程。2007年初中毕业后,她外出打工,因需要掌握电脑办公技能而自学。后来,她在家乡徽县开设了网店,借助电商的力量,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徽县位于秦岭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长期以来,优质的农产品一直难以走出大山。梁倩娟通过电商平台,将这些山货推广出去,使它们得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梁倩娟还经常帮助村民们销售山核桃、土蜂蜜、野生菌、干野菜等农产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惠及周边群众。
2019年,梁倩娟开通了直播账号,半年内销售超过10万斤农产品,平均每天上百单,高峰期可达上千单。她直播的产品包括蜂蜜、核桃、松子、橄榄油、花椒、土鸡蛋、香菇和蒲公英茶等。
由于在农村电商领域的杰出表现,梁倩娟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并于去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梁倩娟表示,她现在是一名新时代农民,无论是经营电商还是直播销售,都是新时代的农业活动。从父辈使用的铁锹、锄头转变为电脑、手机,目标始终未变,即提升生活质量,建设美好乡村。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许多新职业,例如无人机驾驶员。王伟是一名90后无人机驾驶员,为了胜任这份新工作,他每天坚持锻炼,通过不断练习掌握了无人机遥控器的杆量技巧。
王伟曾在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应急测绘中心担任无人机飞手,取得了固定翼和多旋翼民用机长证。他回忆起第一次操作大型无人机的经历,虽然一开始遇到了困难,但通过不断练习,他最终掌握了技巧。
无人机驾驶员的工作充满挑战,王伟曾因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坠毁,这对他的信心造成了巨大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吸取教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无人机驾驶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利用无人机获取现场测绘数据,为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来看看服务机器人运用技术员这一新兴职业。85后的何志勇坦言,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面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制作多个版本的方案,并进行大量的人机交互测试。他指出,只有具备奉献精神,才能做好这项服务于人的工作。
何志勇介绍,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二是人们不愿意承担的任务。服务机器人出厂时只是一个基础模型,需要技术人员通过规划地图、设置禁行区域、与岗位人员深入沟通等方式进行训练,使其能够胜任具体工作。
何志勇表示,进入这一行业后,他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艰辛。面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成本压力,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服务机器人运用技术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职业奉献精神。
服务机器人运用技术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更多职业教育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中,有望涌现出能工巧匠乃至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