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是通过在叉车上应用多种导引技术和算法,配合避障安全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随着自动化搬运需求的增长,近两年来,融合了堆垛功能和自动导向搬运的叉式移动机器人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和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统计,2020年,中国的叉式移动机器人(包括视觉导航)销量达到5000台,相较于2019年的2700台,增长了85%。市场规模约为17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31%,其中激光反射板产品销量约为3400台。
中国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在2014年之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参与销售,但从2014年开始,该领域迅速发展,众多企业相继加入。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55家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厂商,其中包括传统的AGV厂商、叉车厂商、物流集成商和仓储机器人企业等。由于各企业的背景不同,它们在市场上各有优势。
目前,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主要应用于高位仓库、库外收货区和生产线运输等场景。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制造业,在生产线上完成多个环节的任务,如货物搬运、装卸、存储等。然而,随着制造业场景的多样化和对精益生产的更高要求,叉式移动机器人也面临一些挑战。
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大量企业的涌入使得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技术不断成熟。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无人叉车正逐步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业内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叉式移动机器人,以提高驾驶安全、工作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实现更全面、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应用,从而与其他物流设备和仓储设备实现互联,推动整体优化。
当前,虽然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反射板激光导航叉车AGV,但采用激光SLAM导航的产品也开始逐渐增加。2020年,包括仙工智能、CSG华晓、海康机器人、迦智科技、旷视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推出了相关新产品。此外,像极智嘉、国自机器人、快仓智能、坤厚智能、艾吉威、联核科技等企业也推出了基于激光SLAM导航的叉车式AGV产品。小叉车产品则主要由凌鸟智能和海豚之星提供。
根据调研数据,2020年,有反射板激光导航的叉车AGV平均售价约为36万元,而SLAM导航的叉车AGV/AMR平均售价约为18万元。与2019年相比,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的价格显著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市场应用范围的扩大,规模化应用带来的成本下降,供应链体系的成熟,尤其是国产零部件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战。
未来,随着规模化应用的加速和核心部件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的价格将继续降低。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叉式移动机器人市场,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与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将联合出版《2021叉式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该书将重点解析叉式移动机器人在生产物料、线边物流、智能仓储、第三方供应链物料及园区内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该蓝皮书将在2021年10月26日于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交流大会》上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