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的西红柿阳光大棚内,最近出现了一台名为“霹雳宝”的机器人,它的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台机器人能在约5秒内完成从识别到采摘一颗成熟的西红柿的过程,并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霹雳宝”是由雷博智能机器人(浙江绍兴)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公司负责人刘可介绍,这款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激光雷达导航技术,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此外,它还配备了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精准地识别和采摘西红柿。“识别西红柿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刘可解释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发团队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拍摄了超过一万张西红柿的照片,并利用深度学习服务器对这些照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标注,最终成功开发出高效的识别算法。目前,该机器人的识别精度已经达到了99%。
西红柿的采摘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因为它们很容易受到损伤。一旦受损,整箱西红柿可能会迅速变质。为了保证采摘过程中果实的完好无损,“霹雳宝”采用了柔性抓取技术,其末端装有硅胶材料,能够温和地抓住西红柿。此外,机器人手臂上还装有力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抓取力度,并据此调整作用力,确保采摘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长时间的工作效率,“霹雳宝”配备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地砖。这意味着它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工作,无需停歇。据刘可介绍,一台“霹雳宝”机器人大约每5秒钟就可以采摘一颗西红柿,一天下来,其采摘效率远超人工采摘。
目前,“霹雳宝”已经在内蒙古、山东、甘肃、新疆、浙江等地的一些大型农业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刘可透露,公司正在对机器人进行实地测试,并不断优化其柔性抓取功能。预计在今年9月之前,这款机器人将正式投入生产。“不久前,我们刚刚收到了内蒙古一家企业价值300万元的订单。”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生物中心主任吴新荣认为,这款机器人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使用智能机器人,每年可以节省9万元的人工成本。”吴新荣说道。
通过这款机器人,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展现了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