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和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顺利举办。此次竞赛吸引了南京市300多所学校共计6000多名学生参与区级选拔赛,最终200多所学校近1800名选手晋级市级比赛,展开了一场智慧与科技的激烈对决。
本届赛事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和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联合承办。
此次竞赛设置了多个项目,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器、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WRO常规赛、VEX IQ挑战赛、FTC科技挑战赛以及MakeX机器人挑战赛。
在WRO常规赛中,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五年级的陈思远同学参加了“风暴城市”项目。参赛者需要提前编程,利用彩色积木构建不同的模型,使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我们需要将电线拖到指定位置,并对颜色块进行分类。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验了我们的应变能力。例如,在之前的训练中,我们习惯了绿色代表某种功能,但现场可能规定白色才是正确的,这要求我们迅速调整策略,确实有些‘烧脑’。”
竞赛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年龄段,全面考察了选手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只有冷静地进行程序调试,按照要求组装和调试设备,并选择合理的优化程序来完成指定任务,才能取得好成绩。大赛裁判长张陆军表示:“表面上看,比赛似乎是机器之间的较量,但实际上考验的是人的应对能力。对手的攻击动作和防御策略都需要选手灵活应对。现在的训练中,孩子们也常常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将其比喻为武侠小说中的攻防技巧。”
目前,南京市大多数学校都设有机器人社团,部分学校还将“机器人”和“编程”作为校本课程。张陆军指出,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和应用研究。通过这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项目,旨在帮助学校建设创新教育基地。已有107所学校建立了实验室,五个区建立了区域性的大型创客中心。在我看来,学习机器人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证书,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兴趣,通过结构搭建和设计,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