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喵
作为一名家中养了三只猫咪的铲屎官,打扫卫生一直是让我头疼的问题。曾经为了偷懒,我也买过一些所谓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但它们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有时候,这些机器人会拖着袜子到处乱跑,甚至撞翻东西,还把猫的呕吐物涂满整个屋子。这种体验实在让人崩溃。
尽管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已经比以前智能了许多,但为了避免大家踩坑,我还是想为大家梳理一下选购扫地机器人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参数。
目前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扫地、拖地和扫拖一体。其中,扫拖一体的机器人最受欢迎,因为它们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红外线传感或超声波仿生技术来检测周围环境和物体,然后通过内置芯片规划路径,最终通过轮子移动到相应位置进行清扫。因此,在购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清洁能力。扫地机器人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偷懒,但它并不能达到保姆级的清洁效果。高昂的价格和清洁效果成正比,所以不要指望几百元的机器能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
选购建议: - 1000帕以下不推荐 - 1000至2000帕能满足日常使用 - 2500至3000帕清洁效果更好,但噪音较大 - 3500帕以上的吸力基本是噱头
优秀的导航技术能够快速建立地图并规划最佳清扫路径,使边边角角也能被清扫到。目前主流的导航技术包括: - 陀螺仪碰撞随机导航:这种导航方式容易失败,建议避免。 - 激光导航:激光导航技术较为成熟,但对高反射物体识别较差。 - 视觉导航: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实时图像信息感知环境,但容易受到光线影响。 - dToF时间飞行式导航:这是一种升级版的激光导航,具有更大的扫描范围和更高的精度,适合多种环境。
选购建议: - dToF>激光>视觉导航
避障技术是机器人避免障碍物的能力,好的避障技术可以减少拖着袜子到处跑的情况。目前常见的避障技术包括: - 单目/双目视觉避障:双目摄像头识别效果更佳,特别是自动红外双目摄像头,可以在夜间提供更好的识别效果。 - 3D结构光避障:通过发射光线构建3D图像来识别障碍物。 - 3DTOF避障:这是3D结构光避障的升级版,通过连续发送光脉冲测量距离,识别范围更广,不受光线影响。
选购建议: - 3DTOF避障≈双目视觉避障>3D结构光避障>单目视觉避障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参数: - 续航时间:续航时间与电池容量、尘盒大小和吸力相关,建议选择续航时间较长的产品。 - 适用面积:以120平方米为标准参考。 - 机身高度:需要考虑是否能钻到沙发或床底。 - 越障能力:好的越障能力可以轻松跨越低门槛。 - 噪音:一般扫地机器人的噪音在70分贝以下,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如果对噪音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噪音较小的机型。
此外,一些软件功能也很实用: - 指定区域(虚拟墙):可以通过虚拟墙功能限制机器人进入某些区域。 - 地毯模式:遇到地毯时会避开湿拖。 - 分区清扫:可以指定清扫某个区域。 - 深度清扫:对脏的地方进行二次清扫。 - 顺序清扫:按房间顺序清扫。 - 预约清扫:通过APP预约清扫时间,更加便捷。 - 多层建图管理:适用于多层住宅,可以针对不同楼层规划清扫路径。 - 尾部增压:高端机型具备此功能,对特别脏的地方进行强力擦拭。 - 防跌落:复式房屋的边缘会有防跌落设计。 - 自动集尘座:一些高端机型配有自动集尘座,当尘盒满时会自动清理垃圾。
综上所述,扫地机器人虽然已经相当智能化,但其性能仍然取决于清洁能力、导航技术和避障技术。国内做得较好的品牌有科沃斯、石头、小米等。下一期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品牌推荐和选购指南。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赞、分享、收藏并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