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们追求便捷生活的愿望。
“如果能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阅读、与朋友相聚或享受周末,何乐而不为呢?”科技爱好者Zoey多年来一直热衷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表示“总是忍不住要买”。
新加入扫地机器人用户行列的Eva直言:“后悔没有早些购买”,并迫不及待地向她的家人和朋友们推荐。像她这样的“自来水”用户非常多。
然而,网上关于扫地机器人的负面评价也不少,诸如“智障扫地机”、“扫地机器人无语事件”、“鸡肋扫地机”等关键词频繁出现。扫地机器人究竟是智商税,还是人工智能普及的象征?
懒人经济
每个回到家就想放松的年轻人,都在推动扫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一天工作结束后,只想好好休息,根本没精力去打扫卫生。”Mia说,她是一个“间歇性洁癖患者”,既关心居住环境的整洁,又难以抵抗工作后的疲惫。
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80后、90后和00后,是扫地机器人的主要消费群体。据统计,21至30岁的人群占比42.33%,31至40岁的人群占比34.95%。年轻一代对智能生活的向往,部分源自互联网时代的基因,而60后和70后则更多是在子女影响下接受这一产品。
疫情过后,人们对家庭清洁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激发了潜在的家庭需求。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2020年扫地机器人的搜索热度同比提升了19%。Eva就是受此影响,在去年7月果断购买了扫地机器人。
据京东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京东平台上购买扫地机器人的用户接近30万,销售的扫地机器人SKU超过300个。在天猫平台上,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和按摩机器人销量位列前三。
不过,相较于欧美市场,中国的扫地机器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据安信证券估计,2020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在4%至6%之间,与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处于同一水平,但远低于美国的13%。
iRobot的研究表明,当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达到13.5%以上时,将进入主流市场。以此推算,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将在短期内超过30%,长期可能达到70%甚至更高。
蓝海争夺
“看着扫地机追着我的臭袜子满屋跑,就像一只智障电子宠物。”Mia在2018年购买了第一台扫地机器人,但初期体验不佳。“经常进不去出不来、扫一半就没电了,还得我去救急,不如自己拖地方便。”
iRobot中国区总经理张莉指出,好的扫地机器人应具备“扫得干净、足够聪明、操作简便”的特点。这看似简单的三点,实际上需要依靠SLAM算法、LDS激光雷达、AI人工智能和运动控制模块等核心技术的支持。
具体来说,扫地机器人的智能体现在定位导航、路径规划和避障能力上。避障系统决定了机器的灵活性。例如,搭载激光传感器的扫地机器人在首次使用时会扫描整个空间,构建地图,规划清扫路径。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导航方式包括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而传统的惯性导航方式因精度低而逐渐被淘汰。高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已经成为新一代产品的标配,激光探测或视觉探测传感器可以提升机器的避障和越障能力。
摆脱“人工智障”
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但真正的发展拐点出现在2020年第二季度,密集的技术升级使扫地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摆脱了早期“人工智障”的标签。
从研发趋势和技术升级方向来看,视觉导航技术、避障算法优化和深度清洁系统的改进是各大厂商的主要发力点。
石头科技在2020年推出了配备AI双目视觉技术的T7 Pro机器人,搭载激光导航构建全屋地图,AI双目摄像头负责智能避障。2021年最新推出的T7S Plus,更是融合了3D结构光避障技术和AI算法,提高了避障的准确性。
科沃斯也在2020年上半年发布了新款旗舰机,搭载TrueMapping全局规划系统和TrueDetect 3D避障系统,识别精度达到了毫米级。米家扫拖机器人Pro采用的3D ToF传感器同样实现了毫米级避障。
“免清洗”、“无需手洗拖布”等功能也是近年来吸引消费者的亮点,如科沃斯N9、石头科技的T7S和T7S Plus,均配备了自动集尘充电座,云鲸的高端机型则号称能真正解放双手。
据《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调查,62.8%的受访者表示需要扫地机器人,认为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18.7%的受访者在使用几次后就闲置了。购买扫地机器人的用户越近,好评率越高,2020年购买扫地机器人的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的评价普遍较好。
如今,扫地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量价齐升”的发展阶段。2020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额达到94亿元,同比增长18%;销量为654万台,同比增长4.3%。上市企业石头科技和科沃斯在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接近95%的家用电器不同,扫地机器人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能提升生活质量。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扫地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中高端产品的比例也将继续上升。
未来,扫地机器人有可能成为物联网家居的连接控制中心,成为5G技术应用的移动家庭载体。
写在最后
智能化被认为是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受到了资本的追捧。但雪松控股CIO李洋认为,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
有分析人士指出,扫地机器人赛道可能会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局面,创业者和投资者需要对估值保持理性,对行业前景做出客观判断。
“人工智能尚未广泛应用于通用软件领域,距离真正的深度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AlphaGo和扫地机器人等都是限定场景的初步应用案例。”李洋说道。
当下讨论扫地机器人的未来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