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于5月21日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运用了区块链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隧道结构、外部环境、设备状态及交通情况,堪称守护交通隧道安全的“卫士”。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长的隧道总里程。隧道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客货运输,而这款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天津大学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研发的这台机器人集成了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控制系统和运维系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智能平台。机器人装备了高清红外相机和多种传感器,结合激光扫描和图像识别技术,能全天候监测隧道状况。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并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研究人员已经在天津莲花岭隧道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持续、实时地收集隧道信息,诊断问题,评估风险,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为隧道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支持。
天津大学研发团队负责人徐杰表示:“中国已建成了超过三万公里的交通隧道,未来还将建设更多。我们期待这款拥有先进功能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