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版的“电竞游戏”你见过吗?最近,由共青团地方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21机甲大师高校系列赛·区域赛(北部赛区)在北京举行。
此次比赛为期四天,共有62支来自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战队参赛。每个“英雄”都是学生们自主设计和研发的机器人,它们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走进RoboMaster超级对抗赛的赛场,仿佛置身于一场热血沸腾的体育赛事。篮球场大小的场地内,机器人们在赛道上灵活穿梭,与对手展开混战。现场“子弹”横飞,赛场上空悬挂着巨大的LED屏,解说员们实时播报紧张的比赛情况。
比赛采用策略推塔的形式,红蓝两队各操控功能不同的机器人进行射击对抗。比赛目标是击毁对方的主基地,或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每局比赛时间为7分钟,率先攻下对方基地或剩余血量较高的一方获胜。
裁判一声令下,双方的工程机器人首先冲向场地中央,争夺随机掉落的“金矿石”。金矿石可以兑换金币,捡到的矿石越多,获得的弹丸和补给也越多。
地面攻击系统由步兵机器人和英雄机器人组成。步兵机器人发射普通塑料弹丸,英雄机器人则发射高尔夫球状的大弹丸。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击毁对方的前哨站,突破对方基地的第一道防线。
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32支参赛队伍先后进行了小组赛和淘汰赛,争夺全国总决赛的资格。这不仅是一场激烈的机器人大赛,更是一次青年工程师们的高科技对决。
赛场上,机器人们冲锋陷阵;操作手们则在操作间里以第一视角远程操控。战队的研发人员在一旁紧张观赛,比赛结束后立即进行修复和调试,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短短的7分钟里,考验的不仅是机器的功能和稳定性,更是各个战队的团队默契、协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由于参赛的主角是机器人,赛场时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例如,有的英雄机器人因故障无法移动;有的工程机器人无法抓取金矿石;有的步兵机器人在飞扑时翻车;还有工程机器人在救援步兵机器人时意外缠在一起……
尽管如此,热血的时刻仍然频频出现。为了赢得比赛,每个战队都在研发机器人上运用了各种“黑科技”。例如,有的机器人隐藏在隐蔽处,凭借精准的射击能力单枪匹马就能击溃对方的前哨站;有的工程机器人一口气推着两个“受伤”的步兵机器人回到复活区。
赛场风云变幻,局势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逆转。当观众看到一个步兵机器人深入敌区,似乎即将被两个机器人包围时,它却顽强地以一打二反杀对方,并带着“残血”迅速返回大本营。
单打独斗、集体混战、围追堵截、远程打击……比赛中既有霸气外露的王者局,也有精于计算的策略局,更有逆风翻盘的励志局,常常引来观众席上阵阵喝彩。
RoboMaster 2021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北部赛区)总决赛当天,大连交通大学战队以3:1战胜东北大学战队,夺得北部赛区冠军。
成功夺得北部区域赛冠军后,大连交通大学战队的队员们激动不已。“我们非常激动,因为这一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大连交通大学TOE战队队长任军恺说。
短暂的激烈厮杀背后,是每一个队员不分昼夜的辛勤备赛。每个参赛队伍都会从每年规则发布时开始备赛,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之后还要为全国总决赛做准备,几乎付出了一整年的努力。
在这场考验战术和技术的比赛里,机器人们不仅要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射击能力,还要有灵活的机动性和躲避弹丸的防守能力。这些酷炫的表现,涉及到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控制、惯性导航、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
某种程度上,机甲大师赛也可以被称为“学霸的游戏”。任军恺介绍,在他们近30人的团队中,有机械组、电控组、视觉组等分工明确的小组,从机械结构到电路设计再到嵌入式控制,直至机器视觉,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一个机器人的整体功能。
无人驾驶、AI算法、电子通信……看似是一场竞技,其中的技术与创意也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据了解,每年的赛事规则都会进行迭代升级,以推动青年工程师们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
“大学期间能参加这样一次比赛,非常值得。”目前还在上大三的任军恺说。
激烈的对决告一段落,来自大连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10支战队成功晋级。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为8月底在深圳举行的RoboMaster 2021超级对抗赛·全国赛做准备。
可以预见的是,那将是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