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毕亚雷:超千亿产业涌现,资本为何纷纷关注深圳机器人?|创见者说
作者头像
  • 飞机之家
  • 2021-06-05 18:53:36 6

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434亿元,相比2019年的1257亿元增长了14.08%,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年,深圳机器人企业的总数也达到了842家,相比2019年的757家增加了11.23%。此外,2020年该行业的融资总额超过了186亿元,融资事件超过45起,还有9家企业成功上市。

不久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共同发布了《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这份报告揭示了深圳机器人产业在多个方面的亮眼表现。

深圳机器人产业为何能够快速增长?资本为何对这个领域如此关注?未来几年,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又会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深圳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

毕亚雷认为,疫情促进了“无人服务”的需求,这对机器人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刚性需求,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现在,评价机器人技术的好坏,已经不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效果如何。”毕亚雷表示,深圳凭借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非工业机器人产值达到530亿元,同比增长21.84%,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42%;其次是物流机器人,占比29%;家用机器人占比12%;特种机器人占比10%。

毕亚雷提到,目前深圳机器人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RaaS(机器人即服务)模式,通过租赁的方式将机器人提供给客户,客户只需按使用付费,而非直接购买实体机器人。

“比如送餐机器人,许多情况下都是通过租赁而不是购买获得的。有时几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毕亚雷说。

他预计,未来现场作业型机器人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不久之后,搬运货物、往返运输的场景可能会由机器人来完成。”

《白皮书》显示,2020年深圳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186亿元,融资事件超过45起,有9家企业上市,其中单笔最大融资额高达10亿美元。随着科创板的快速发展,对硬科技企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机器人企业因此受到了更多的投资者青睐。

毕亚雷透露,自去年以来,深圳的机器人产业链一直受到资本的关注。“你会发现早期、中期和上市三个阶段的投资比例相对均衡,说明整个行业的投资非常活跃。”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机器人产业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20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793件,授权量为3242件,其中大部分专利来自机器人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南山和宝安两个区域集中了大量的机器人产业专利成果。

毕亚雷预测,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5G技术将加速机器人的网络化发展;产业集群的培育将为机器人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技术支持;物流机器人将成为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之一。

他同时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机器人行业需要开阔视野,关注生态和数字化转型;二是注重产业集群发展,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大幅降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并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机遇;三是从产品交付转向服务交付,采用RaaS模式,通过租赁的方式将机器人提供给客户,客户按使用付费,而不是直接购买实体机器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飞机之家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亚雷创见深圳涌现机器人纷纷对话资本为何关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