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一触即发!“大佬”MAKO加速进场,已显拥堵的骨科机器人赛道还能怎样玩?
作者头像
  • 侯黎
  • 2021-06-11 16:38:08 10

2021年初,国际骨科巨头强生旗下的DePuy Synthes宣布其骨科手术机器人VELYS™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上市,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强生其实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早在半年前,施乐辉的Cori手术机器人也已经通过了FDA的审核,并在美国市场上市。此外,史赛克、美敦力、捷迈邦美等其他骨科巨头的关节和脊柱手术机器人早已进入市场。

特别是史赛克,作为最早在机器人技术上投入巨资的骨科巨头之一,凭借其MAKO关节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市场份额,还巩固了其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导地位。相比之下,强生因为起步较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VELYS™的获批,或许能让强生在骨科业务上有所挽回。

美国骨科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手术机器人已成为各大骨科企业的标配,它们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格局。这一趋势也引起了国内企业和资本的关注。据统计,2021年前四个月,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发生了多起融资事件,涵盖了创伤、关节、脊柱等多种手术类型。

关节机器人尤其受到青睐,这可能是因为MAKO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借鉴。然而,这也意味着该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取得突破后,史赛克计划加速MAKO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手术机器人的革命

尽管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最知名的当属Intuitive Surgical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但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方面,市场同样活跃。史赛克很早就涉足这一领域,于2013年以17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的MAKO Surgical公司。这次收购后,史赛克将MAKO关节机器人与其现有的关节植入物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协同效应,使得骨科业务得到了显著提升。

史赛克的成功带动了其他骨科巨头纷纷跟进。捷迈邦美在2016年收购了Medtech SA,获得了ROSA机器人;美敦力在2018年以17亿美元收购了Mazor Robotics,专注于脊柱手术机器人;强生也在同年收购了Orthotaxy,开始了下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史赛克在市场推广上的努力,包括二次研发、临床试验、手术方案设计等,极大地提升了医生和医院对MAKO关节机器人的接受度。然而,这些努力背后的核心在于手术机器人技术本身的优势,即更高的手术精准度。

骨科手术的精准度

手术精准度的提高对骨科手术有着重大影响。传统关节手术的翻修率较高,平均在15%-20%之间。而机器人手术可以将假体植入的角度控制在1度以内,从而显著降低翻修率。这意味着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效果更好。

关节翻修手术的复杂性和高昂成本是传统手术的一大问题。机器人手术不仅可以减少这些风险,还可以降低整体医疗成本。因此,从长远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巨大的潜力。

生物型假体的应用

骨科生物材料,如生物型假体,因其较低的远期松动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备受关注。但由于需要极高的精确度,生物型假体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度优势有望改变这一局面。例如,国内已成功进行了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展示了机器人在高精度手术中的潜力。

关节机器人的竞争

骨科机器人主要分为创伤、脊柱和关节三类。史赛克的MAKO关节机器人自2006年起就在美国上市,是全球商业化最早的手术机器人之一。近年来,随着更多关节机器人的获批上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捷迈邦美的ROSA Knee、施乐辉的Cori和强生的VELYS™都是MAKO的有力竞争者。

尽管如此,这些产品在设计和应用场景上各有特色。例如,最新获批的Cori和VELYS™机器人更加便携,适合门诊手术中心。即使是功能相近的ROSA Knee和MAKO,也有许多细微差异。MAKO的智能化功能尤为突出,其术前智能规划和术中智能操作设计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MAKO的临床价值

MAKO关节机器人在术前基于CT进行3D智能建模,生成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这不仅能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血管和神经损伤,还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此外,MAKO的智能化设计使其手术结果更加标准化,提高了手术的可预测性。

目前,MAKO是唯一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关节手术机器人,其全髋关节置换适应症于2014年获批,全膝关节置换适应症也在2018年首次在国内投入使用。未来,随着MAKO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其手术量有望大幅提升,推动国内骨外科进入精准化手术时代。

行业前景

除了史赛克,微创医疗、天智航、春立医疗等多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关节手术机器人。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跨国巨头的战略布局和差异化策略依然值得关注。这些公司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还在市场推广上加大投入,推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格局,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国内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侯黎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大佬拥堵赛道骨科一触即发进场较量机器人加速怎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