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国家空间机器人项目,钢铁侠科技将运用场景拓展到太空范畴
作者头像
  • 潘美杰
  • 2021-06-12 22:19:22 9

2021年3月,多个公开信息平台显示,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中国航天的空间仿人智能操控系统项目,将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从科研教育拓展至航天领域。

成立于2015年的钢铁侠科技是一家备受36氪关注的企业,专注于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其核心产品包括ARTROBOT系列仿人机器人、机器人运动脑及关键零部件。经过五代产品的迭代,第一代产品具备12个自由度,能够行走;而最新一代产品则拥有36个自由度,能完成行走、舞蹈、倒水等任务,并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识别等功能。这些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智能服务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

尽管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但钢铁侠科技通过掌握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器、电源模块等核心技术,并自主制造机械结构,从而拥有成本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用太空机器人替代宇航员执行任务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太空任务周期延长,宇航员无法长期驻留;二是避免宇航员直接暴露于高能粒子或高速物体的风险。国际上,航天机器人通常承担操作和维修等任务。

考虑到太空与地面环境的巨大差异,钢铁侠科技针对双足大仿人机器人进行了适应航天场景的创新。为了解决机器人在无重力环境中行走的问题,钢铁侠科技不仅改进了机器人的结构,还优化了控制算法。

钢铁侠科技的双足大仿人机器人采用了分层控制策略:每个关节配备一个小控制器;整个机器人采用“机器人运动脑”方案,将运动规划与控制集成在一个控制器中,视觉、语音和整体决策系统则作为另一个控制器,分别模拟人的小脑和大脑。在驱动方面,机器人依靠定制电机来实现动作,以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

目前,德国、俄罗斯和美国均拥有机器人宇航员,用于辅助人类宇航员完成部分太空任务。例如,俄罗斯于2019年将人形机器人Skybot F850(Fedor)送上国际空间站,该机器人身高1.8米,重约160公斤,能够完成多种复杂操作。相比之下,钢铁侠科技设计的方案结合了运动规划与语音、视觉功能,具备控制和导航双重核心算法,不仅涵盖完整的仿人机器人,还包括一套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潘美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标范畴机器人太空钢铁场景拓展运用项目国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