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如何重构十万亿养老产业?
作者头像
  • 白银珠
  • 2021-06-13 12:57:20 6

5月31日,“三胎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较少人注意到的是,这一政策背后的主要议题是应对老龄化问题。会议听取了“十四五”期间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政策汇报,并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平衡发展的决议》。会议强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调整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三胎政策旨在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保持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1-40%为重度老龄化,这意味着中国已接近中度老龄化的状态。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3亿,占比将超过20%。国家正在积极出台政策应对老龄化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庞大的老龄化人口群体孕育着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潜力。

“银发经济”并非新概念,据《财经》杂志报道,目前约84%的养老需求尚未得到满足,2020年康养产业市场规模估计达7.7万亿元。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元。随着科技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康养产业正呈现与科技加速结合的趋势。

政策层面,国家正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包括养老服务与科技的结合。2019年发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据媒体报道,“十四五”养老服务战略将包含“增加养老产业科技产品”的内容。

产业层面,面对庞大的老龄化人口,资本和技术正迅速涌入。互联网行业出现了众多针对老年人的“银色创业”项目,包括工具、社群、电商、教育、旅游、健康、医疗、短视频等。互联网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未被充分开发的老龄化人口成为新的市场机遇。

康养与科技的应用不仅限于互联网,健康监测、智能养老监护、慢性病管理、远程智慧医养结合等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可穿戴设备如跌倒探测、急救拉绳、生命体征监护等已被广泛应用,提升了老年人看护的精细化和准确性,减轻了照护者的负担。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的问题引起了重视。相关部门要求科技企业推出各种助老应用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康养与科技的结合。工信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鼓励加快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科技与养老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随着AI、激光雷达、新能源等技术的成熟,机器人正加速进入商业领域。更智能的机器人成本正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引入机器人来服务老人。机器人与康养的结合可能是未来的热点。

现在,机器人已经在酒店、餐厅、医院、商场、机场等场所广泛应用。它们为客人提供送餐、送物等服务。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需要机器人服务。无论是居家、机构还是社区养老模式,机器人都能为老人提供更方便、自尊、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解决许多养老问题。

机器人具有无情绪、无疲劳的优势,能提供更加稳定和细致的服务。如今,一些场景下的机器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例如送餐送物到房间,这些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提高服务质量。

机器人不仅能为老人提供即时的陪伴和照料,还能通过集成智能看护、语音聊天、视频娱乐与远程诊疗等功能,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子女无法陪伴的情况下,机器人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机器人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老龄化加剧,需要养老服务的人群不断增加。独生子女一代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居家养老给子女带来了较大负担。机构养老则可以缓解这些问题,而大量使用机器人取代或辅助人工护理,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升机构运营效率,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体验。

机器人将成为科技与养老领域的下一个热点,改变养老产业的竞争格局。养老市场的发达地区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养老服务,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通过科技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体验,机器人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荷兰的德维勒瓦尔养老院已经引入机器人与老人互动,特别是在帮助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方面。此外,欧盟和美国也在研发老年人护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进行简单医护操作、提供日常服务、参与互动游戏,并通过视频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

全球养老产业都在探索如何利用机器人来更好地服务老人。机器人不仅可以取代或辅助护工,还能提供更细致、高效的服务,使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和质量。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养老机构和社区有强烈的购买机器人意愿。随着机器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未来可能会出现面向居家养老的机器人产品。

AI和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推动了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增长。根据《2020全球机器人统计报告》,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长32%,2019年达到112亿美元。未来10年将是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可能会出现万亿级别的服务机器人公司。

在酒店等场景中,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得机器人技术更加成熟,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基于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物联网和5G技术,智能养老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更低的成本。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和各国大力推广养老与科技结合的趋势下,智能养老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热门品类。

“养老机器人”概念正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2021年两会期间,代表们重点关注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科技企业界的代表纷纷提出建议。广东移动的领导表示,发展养老机器人产业既能有效解决养老资源短缺问题,又能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优必选等头部机器人公司正在研发面向养老场景的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软硬件一体化的智慧康养平台。

目前,AI、机器人和养老等领域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AI、机器人、5G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服务机器人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的发展期,养老领域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机器人爆款品类。

未来,每个老人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智能机器人助理。科技的发展最终将惠及每一个人,使人们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白银珠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十万亿重构养老机器人产业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