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世界,未来将是一个由人工智能主导的时代。它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将对我们人类自身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孙正义预测,未来30年内,地球上的智能机器人数量将达到100亿。届时,人类的数量也将达到这一规模。这意味着100亿人将与100亿个机器人共同生活。人的平均智商约为100,而像爱因斯坦和达芬奇这样的天才可以达到200。孙正义相信,未来的AI计算机的智商将达到1万。目前,AI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预计未来十年内,约50%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有人认为酒店业中机器人取代人力服务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无法对抗这一趋势;但也有人认为,服务业需要的是热情和温暖,这是冷冰冰的机器无法提供的。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全球首家机器人运营的酒店于2015年在日本长崎开业。然而,四年之后,人类员工反而在取代机器人。这家名为“奇异酒店”(Hennna Hotel)的酒店曾因其创新而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它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机器人负责存取行李、调制鸡尾酒、打扫房间,甚至在酒店大堂跳舞。酒店运营商最初认为,在人口减少的国家,机器人酒店将有市场,可以降低成本,因此机器人是取代人类员工的好选择。然而,实际运行中,机器人却频繁出现问题。
礼宾机器人常常无法回答客人的问题;大堂中的跳舞机器人经常发生故障;运送行李的机器人无法爬楼,也不能外出。此外,问答机器人除了基本查询外,无法回答其他问题,甚至会误将客人的鼾声当作提问,一遍遍地重复“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从而打扰到客人。这不仅没有节省劳动力,反而增加了酒店需要额外的人手来维护和修理机器人的负担。最终,酒店决定解雇了一半以上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有其优点,但在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完全依赖机器人并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奇异酒店”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将机器人执行的服务与人类执行的服务区分开来。尽管AI可以根据算法做出最优决策,但从伦理和人性的角度来看,最优解未必是最合理的。
虽然从操作流程上看,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工,但服务却是无法替代的。例如,出于道德考虑,你不会为了盈利最大化而把孕妇安排到吸烟房,而将VIP客户安排到无烟房。当商业利益与道德冲突时,人们往往会服从内心的道德准则,这是人工智能难以做到的。
回到本文的核心问题:酒店前台能否被人工智能取代?当然,机器人在某些方面拥有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能够轻松掌握多种语言。未来,人工智能在酒店行业的重要性将不断上升。但完全取代人类员工并不现实。
首先,现阶段的“无人酒店”虽然节省了人工成本,但高昂的后期维护费用仍是一些小酒店难以承受的。其次,酒店业本质上是服务业,消费者前往酒店不仅是为了便捷,更是为了享受人性化的服务,而这正是目前机器人无法提供的。最后,在实际运营中,酒店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机器人很难灵活应对这些问题。
比如,当大型团队客户到来时,仅依靠机器人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在登记入住、退房等过程中,冰冷的机器显然无法像人类一样灵活处理问题。
综上所述,酒店服务与科技结合后,酒店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变化。一些重复性强、易被替代的职位将大幅减少,同时会引入更多技术型人才,高素质人才也将越来越受重视。虽然部分工作内容可以被机器取代,但前台接待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前台接待员不仅需要掌握酒店管理软件PMS系统,还要承担大量工作,如处理预订、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满足客人的需求等。这些高要求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就能完成的。
目前,大多数无人酒店和无人前台还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对关键岗位的重新定位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现状。新型前台或许可以帮助减轻人工前台的工作负担,但粗暴地取代现有岗位并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