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5G远程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完成,你知道背后的奥妙吗?
作者头像
  • 孙小黎
  • 2021-06-23 06:05:43 3

3月3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协助安徽宿州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跟骨骨折患者完成了左跟骨闭合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了5G远程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创伤手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机器人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很少有人了解专门用于骨科手术的机器人。事实上,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应用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月19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的远程指导下,拉萨市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利用骨科机器人进行了手术。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传统的骨科手术面临三大挑战:难以看清内部结构、操作精度不足以及医生的手部稳定性问题。具体来说,医生难以直接观察到骨骼的外部结构;在植入螺钉时,由于手部的不稳定性和操作精度的限制,很难做到精确;此外,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医生的操作稳定性。

因此,骨科手术就像是在一个封闭且复杂的环境中操作。如何在复杂的三维空间中实现精确操作?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了这些问题。

以胸椎和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例,手术过程中,机器人会对患者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帮助医生精确定位。之后,医生会在导航系统上设计好钉道,机器人机械臂将手术工具准确地定位到手术位置,套筒则指向预定的进钉点。沿着套筒钻入导针,确认位置无误后,医生将空心螺钉套入导针并固定,随后拔出导针。接着,机器人再次扫描患者,确保螺钉位置符合预期,手术便告完成。

那么,手术的效果如何呢?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张维军表示,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软组织损伤,缩小手术切口,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此外,借助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减少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术后恢复。

过去,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通常只在一个地方进行。现在,借助5G技术,北京和安徽两地的医生能够实时沟通,通过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为患者提供帮助。

专家:罗会仟(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陈小明(深圳智能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孙小黎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骨科首例奥妙机器人远程辅助手术背后完成知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