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建筑机器人范畴的“拓荒牛”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头像
  • 中睿天下
  • 2021-06-23 11:49:26 9

在智能建造的新时代里,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创新者,他们致力于研发具有挑战性的新产品——建筑机器人。6月14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自2018年10月起,迎来了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固体力学博士贺志武。他在公司专注于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迅速成长为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相关研发负责人。

学霸的选择:攻克技术难关

2018年,贺志武结束了他的21年求学生涯,从北京来到佛山,加入了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贺志武坦言最初有些忐忑:“刚开始时,我心里其实很没有底。”

当时,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刚成立,办公大楼还在建设中,他们被称作“拓荒者”。他们不仅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日夜奋战,还在建筑机器人这一空白领域开展“从无到有”的研究。

“没有任何技术储备,也没有任何研发基础,我们就像在一张白纸上开展研究。”贺志武回忆道,初期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然而,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他认为如果这项事业能够成功,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此外,这也是他从高中时期就树立的使命感在驱使他前行。另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建筑机器人,迎接新的挑战。

贺志武刚加入公司时,就立即前往工地实践。他花了近24小时观察混凝土地面施工的全过程,从浇筑到整平再到收光养护。他决心让机器人施工的梦想成真,尽管过程中充满挑战。混凝土施工的时间不确定,他经常需要熬夜测试,有时甚至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尽管起初效果不佳,但经过反复测试,工人们逐渐发现这个“笨家伙”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多次测试结果表明,在几十平方米的施工范围内,机器人刮板上下浮动不超过10毫米,这是人工难以达到的精度。

与机器人共舞:收获与挑战

与机器人共舞的日子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贺志武提到一个印象深刻的事例。2019年7月,他和他的团队终于解决了混凝土施工机器人长期存在的俯仰问题。传统的人工施工方法是用木耙振捣混凝土,以确保表面平整。然而,这种方法很难达到所需的精度。贺志武团队研发的机器人旨在辅助人工,解决传统施工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采用激光发射器创建一个相对平坦的表面,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以内。以此作为基准,后面的执行机构始终保持与该表面平行,从而确保施工表面平整。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

新机器人即将面市

2020年底,这款机器人终于正式投入使用,预计2022年将全面上市。通过这段经历,贺志武也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成长为博智林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的负责人,走上管理岗位。

随着工作的推进,贺志武逐渐掌握了带领团队的方法:不断沟通,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成长。他指出,团队中的机械工程师们不仅擅长设计零部件,还考虑到了加工复杂性和成本控制。这是团队合作的力量。

目前,贺志武带领一支30人的团队,继续研发新的建筑机器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各种地面平整的问题。他解释说,不同类型的建筑对机器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办公楼、住宅楼和高铁站的需求差异很大,这都需要他们持续努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中睿天下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拓荒牛新天地顺德范畴机器人建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