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筑!
你是否曾想过用机器人来盖房子?
几年前,这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然而,随着建筑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机器人建房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那么,机器人建房有哪些应用案例?这对建筑从业者有何影响?他们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注小筑,了解建筑行业的重大事件和工程公司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机器人开始盖房子了吗?
国外的一些智能制造技术先进的国家,如日本和美国,已经在建筑领域尝试使用机器人。在国内,尽管建筑业正在转型,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机器人的普及程度还不高,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不过,最近住建部办公厅批准了一些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其中广东省、重庆市和上海市的七个重点项目被纳入试点。广东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建筑机器人在这里首次亮相。
该项目占地超过13万平方米,采用了BIM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建造系统,包括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设备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结构机器人、装修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等都在工地忙碌工作。
从相关介绍中可以看出,建筑机器人相比传统人工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外墙喷涂机器人每小时的最大喷涂面积可达300平方米,这是人力难以企及的。此外,建筑机器人还能显著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随着试点项目的成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建筑工程。那么,这对建筑从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建筑业新时代的挑战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无论是效率还是安全性,建筑机器人都具备明显的优势。许多高难度、风险大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对未来追求安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建筑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然而,对于建筑从业者而言,这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建筑业总产值达70904亿元,2020年建筑业签署合同额更是高达595577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养活了大量从业者,许多人依靠工程建设维持生计。
随着建筑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部分工作岗位将会被替代,许多从业者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是一个既理想又残酷的现实。因此,工人们需要学习新技能,掌握机器人无法操作的技能,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可替代的地位。
工程企业同样面临着挑战,主要是来自同行的竞争。设想一下,如果你是甲方,你会选择使用传统施工方式的公司,还是采用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建筑机器人的公司?
未来建筑业必然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程企业也必须实现数字化转型。那些未能跟上这一趋势的企业,将在建筑业新时代到来时逐渐被淘汰。
加快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一直在倡导工程公司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
最根本的原因是,如果工程企业不进行数字化转型,即使配备了建筑机器人也无法有效利用它们。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不仅限于未来的建筑机器人应用。对于现阶段大多数工程公司来说,数字化转型也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施工管理问题,如安全教育监督、考勤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等难题,以往企业只能通过增加管理人员来解决。但随着数字化转型,使用施工队管理类SaaS工具,可以在线上对施工团队进行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也确保了施工按计划进行。
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或运营管理困难时,也可以通过工程运营类SaaS工具,实现在线管理和运营,包括标准化运营链管理体系、大数据风控体系和智能可调控看板,从而全面实现管理在线化。
工程公司数字化转型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如果你也面临发展瓶颈或希望更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关注小筑,获取更多工程解决方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承接更多工程,让工程变得更加简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