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空中带电消缺 高原“绿电”稳稳送中原
作者头像
  • 周杰昌
  • 2021-07-01 20:17:43 8

机器人空中带电消缺:保障青豫线稳定运行

近日,在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国网青海检修公司在±800千伏青豫线(青海-河南特高压工程)405至406号塔段,首次采用机器人进行带电作业,成功消除了带电输电线路中的缺陷。

该工程是全球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通道,负责将清洁能源从青海输送到华中地区。在前期巡视中,技术人员发现该段线路存在两处断股,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影响清洁能源的稳定输送。然而,如果采取停电检修的方式,预计需要停电12小时才能完成修复,这将严重影响华中地区的电力供应。因此,决定采用机器人进行带电作业,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天上午,作业团队抵达现场。工程车停在离铁塔约两公里的地方,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壮美。作业人员检查了气象条件,确认风速为1米/秒,湿度为40%,满足带电作业的要求。随后,两名登塔人员陈培鑫和金世强开始攀爬铁塔,他们迅速将滑车和绝缘绳安装到位,然后用绳索将机器人吊至指定位置。

地面作业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控制主绳来调整机器人的高度,另一组控制尾绳来调整方向,确保机器人与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这台重达52斤的机器人在地面上已经相当笨重,更不用说在高空作业。陈培鑫和金世强将机器人的两个驱动轮挂在线路上,并调整其位置。

一切准备就绪后,金世强解开了机器人起重吊环上的挂钩,地面操作人员开始小心翼翼地操控机器人。机器人双轮匀速转动,向断股处移动。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传回的实时画面,可以看到机器人快速而准确地用卡扣固定住了断股地线。

不到一个小时,机器人完成了第一处缺陷的修复。随后,它被带回地面。下午五时左右,机器人再次采用同样的方法,成功修复了第二处缺陷。整个过程历时五个多小时,最终顺利完成带电作业任务。

广阔的草原上,绿草如茵,电流在空中平稳流动,这条清洁能源的大动脉将青藏高原的“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周杰昌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原带电稳稳机器人高原空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