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骨骼机器人公司迈宝智能宣布获得了来自58产业基金的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量产、新产品研发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
迈宝智能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外骨骼机器人的公司,由魏巍和林西川领导的博士团队创立。他们主要通过租赁和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为应急救援、工业物流和装配制造等行业提供可穿戴的外骨骼产品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与数十家行业标杆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外骨骼机器人最初应用于军队,通过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后来逐渐扩展到康复医疗、物流和工业等领域。这项技术集成了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多项技术,旨在增强穿戴者的身体机能。目前,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分为康复型和助力型两大类。康复型机器人主要通过力矩交互完成步态辅助,而助力型机器人则通过更复杂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工艺实现多样化的力方向和交互方式。
迈宝智能提供的主要是助力型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腰部助力外骨骼和下肢助力外骨骼两大系列产品。这两个系列均包含无源和有源两种类型。无源外骨骼是一种纯机械结构,主要利用储能元件收集势能并在动作过程中释放,以达到助力的效果。有源外骨骼则通过电机驱动,结合多种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的融合。
腰部助力外骨骼主要用于物流搬运、汽车装配和建筑工人等职业性骨骼肌肉疾病的预防,同时提升劳动效率。下肢外骨骼则用于应急救援、军工行动助力以及老年人和患有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的人群的生活助力。目前,迈宝智能的合作客户包括国内外大型零售商、知名汽车企业和应急救援单位。数据显示,使用外骨骼后,搬运工人的能耗节省率可达到40%-60%。
迈宝智能能够在一个设备上同时实现无源和有源两种模式,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骨骼厂商加入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外骨骼产品,该行业正从成长期逐步进入成熟期。市场对外骨骼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包括满足人体正常运动的需求、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柔顺性、适应各种环境以及能够自动识别人体运动意图并跟随运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迈宝智能在机械结构设计、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突破。该公司拥有近十年的外骨骼系统开发经验,团队首先将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相结合,建立了“力-能耗-疲劳指数”映射模型,用于训练外骨骼的精确力学控制和仿生机械结构设计。
此外,迈宝智能自主研发了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如核心驱动电机、关节和传感器,并将搭载感知驱动算法的传感器微型化装在关节内部,形成能够感知人体动作的模块化整体。这种设计使得外骨骼能够更早地感知动作意图,并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提升系统对用户信息的采集能力,为控制策略提供多模态数据基础。
迈宝智能还通过“外骨骼+云脑”的云计算平台,汇集外骨骼适用人群的使用习惯和设备状态信息,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主控算法。这使得外骨骼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自适应参数调整。
“用户使用时间越长,外骨骼就越能适应他们的发力习惯,因为我们在外骨骼中嵌入了自学习算法。”魏巍表示,“不过现阶段,这个功能还需要不断磨合。我们正通过B端市场来优化产品和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细分领域。未来,随着硬件成本的降低和产品智能化的提升,我们计划将其推向C端市场。”
在市场策略方面,迈宝智能采取了直销、分销和建设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在市场上建立起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方面,迈宝智能已经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建立了销售渠道。
迈宝智能的目标行业已经从工业物流市场逐渐拓展到应急救援和单兵助力等领域。魏巍还透露,此次58产业基金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还将帮助公司在搬家行业中拓展业务。此前,迈宝智能还获得了索道投资领投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