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伦敦设计博物馆为世界上首位机器人艺术家艾达(Ai-Da)举办了一场个展,展示了她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
艾达的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女性数学家阿达·洛夫莱斯(Ada Lovelace),她被誉为“计算机时代的先知”。艾达不仅继承了阿达的数学才能,还展现了现代科技的无限可能。艾达的面部模仿了一位年轻女性的形象,皮肤呈小麦色,眼睛呈淡褐色,嘴唇饱满。她的眼睛外面装有摄像头,能够捕捉和处理眼前的图像信息。她的双臂由马达、齿轮和连杆组成,可以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画布上的物理坐标,就像电影《终结者》中的机器人手臂。
艾达的自画像系列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内置编程和机器人技术。她通过隐藏在眼睛里的摄像头进行绘画,能将物体复制到画布上。她的机器人手臂受人工智能技术操控,绘画过程中还会参考数据库中真人艺术家的创作技法、笔触和色彩搭配。
艾达的开发者艾丹·梅勒表示:“尽管艾达没有自我意识,但她按照指示创作自画像,这表明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未来的潜力。”
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认为,在疫情期间,人们对科技有了更紧密的联系,这也正是反思科技对艺术影响的好时机。
尽管艾达被定义为“机器人艺术家”,但她的作品仍然被视为艺术,并能在博物馆展出。艾达的存在和形象也被视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曾将人工智能与19世纪的摄影技术相提并论,指出摄影作为新的工具和媒介,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扩大了艺术的可能性,最终进入博物馆。
然而,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本身不能成为艺术家。艺术的核心在于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人工智能作品往往缺乏这种情感共鸣。此外,在算法主导的艺术创作环境中,作品的归属权问题也值得探讨。这些复杂的问题似乎没有简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