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风患者常常面临将大脑指令传递至身体其他部位的困难,特别是四肢。为了帮助他们恢复这种能力,一种名为NCyborg的新机器人系统有望提供支持。
NCyborg系统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哈佛大学下属的BrainCo公司联合开发的。研究团队计划首先将此可穿戴设备应用于中风患者瘫痪的手部康复。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读取大脑电信号的EEG头带,一个读取前臂神经肌肉信号的臂带,以及一个戴在手上的动力机器人手套。
当患者试图用手做某项动作时,头带和臂带会捕捉相关的电信号,并将数据传输至连接的计算机。在那里,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会将电信号的独特模式与手部动作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定哪种动作与该信号匹配。随后,算法会激活手套,使其按照患者的意图移动手部。
研究人员的目标是,通过这种训练逐步修复患者的受损神经通路,最终使患者能够在没有机器人辅助的情况下完成手部动作。
研究团队预计,系统的初步版本将在五年内问世。届时,该系统应能识别至少八种手部动作意图,准确率超过90%,并且能在300毫秒内响应。
研究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款简单易用、可靠且经济实惠的中风康复机器人,以提升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康复进程,并降低成本。”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Brain Hemorrhages》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