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带路”诊断,让肺结节不再成为“心结”!胸科医院获得呼吸介入临床研讨新停顿
作者头像
  • 刘泽乌兰
  • 2021-07-20 19:35:00 8

日前,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镜中心主任孙加源团队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研究名为“评估机械臂控制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在肺外周结节取样中的应用”。7月9日,在呼吸外科主任韩宝惠的指导下,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机械臂控制支气管镜引导下的肺结节活检术。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诊断的精确度,还增强了安全性,标志着胸科医院在肺部疾病介入诊断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介入诊断手段主要依靠医生手持支气管镜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气道和远端病灶时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诊断的精准性和成功率,孙加源团队引入了“机械臂控制支气管镜导航系统”。这项技术利用机器人系统的优势,通过机械臂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实现了更加稳定、灵活和准确的操作。医生只需坐在操控台前,通过旋转“轨迹球”来控制机械臂,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此外,该系统还具备先进的形状感应功能,能够实时定位导管的位置和形态,使得操作更为直观和便捷。

首位参与研究的患者黄老伯,69岁,被发现肺部有多发结节,并且有肠癌手术史。为了确定这些结节的性质,孙加源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经过充分沟通,黄老伯同意参加临床研究。孙加源团队精心设计了多种操作路径,并在术前做了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借助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吴东进的协助,团队选择了第一条导航路径,准确到达目标病灶,并顺利完成活检取样。快速现场细胞学分析结果显示为腺癌。

上海市胸科医院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每年开展超过15000例呼吸内镜手术。此次在国内首次应用机械臂辅助导航支气管镜系统,初步展示了其在肺部诊断中的高精度和高安全性。孙加源团队将继续推进这项研究,提升肺部疾病的介入诊疗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泽乌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科医院结节带路心结停顿机器人介入研讨临床诊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