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亲吻一个机器人吗?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机器人道德议题。情感反应是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关键,而这种行为有助于培养正常的道德规范。那么,在多大程度上,情感反应的发展被视为道德成长的核心呢?如果这些反应确实至关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在机器中实现这一点?
据报道,英国将在8月举办第六届国际机器人“爱与性”大会。人工智能专家大卫·利维博士认为,在未来三十年内,与机器人建立亲密关系将成为一种常态。在他的著作《与机器人的爱与性》中,他指出人类与机器人交友、恋爱甚至结婚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些人可能会更倾向于与机器人交往,因为这比与人类交往更为简单。就像现在有些国家接纳异性婚姻一样,与机器人结婚也可能逐渐被社会接受。
利维还提到,如果一个机器人表现出仿佛有情感的行为,我们能否否认它的存在?如果一个机器人通过智能情感表达出“我爱你”,人类应该学会接受这种情感。实际上,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人,都是按照某种程序运作的。
利维将人类的行为归结为一种算法化的现象,但机器人并不具备心灵感应或特殊的方式去理解人类的情感。工程师们正努力研发技术,以便让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类解读非言语信号(如面部表情、语气、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的能力。这些非言语信号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情感计算是一个涵盖多个研究目标的领域,其中包括建模和分析人类的情绪,并开发能够识别、分类和响应这些情绪的智能系统。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开发能够感知并与用户互动时作出适当反应的计算机系统上。
尽管在人工系统中融合感性和情感仍需时日,但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中的情节或许预示着未来的可能性。在未来的世界里,“我能感受到你的心跳”这样的场景也许不再只是幻想。